第七十六回 棍棒無敵(1 / 2)

加入書籤

此時王元棍法沉鬱有力而又矯捷靈動,根深基穩而又迅急如電,與方才那九耳八環太陰刀風格截然不同。王元舞到酣處,雪花竟不再四處飄散,而是棍風未至而棍身已到,雪花竟來不及被棍風激盪,早已粘在棍身之上。

夏侯仁看得竟有些呆了,贊嘆的話還未出口,已傳過來了了方丈的聲音:「恭喜喃喃師兄,賢侄王元的鬥戰佛棍法已然是至高境界了!我以為此棍法早已失傳武林,不曾想今日有幸又再見到。上一次見到此棍法,還是二十年前與金龍教大戰,本門師叔江湖人稱「神通第一、護法韋陀」的通天長老所使,此後便再無人練成此功。隻是王元賢侄使將出來,內功心法,倒與通天師叔所使有大不同了,但是功法和身法倒有幾分相似。」

說話之間喃喃和了了,兩位高僧,已然走出房間,站在簷下,望著王元的身法。

喃喃羅漢謙虛道:「若論棍法,少林棍法幾百年之積澱,當世無匹。我這小徒王元,身世坎坷,戾氣太重。刀乃殺氣凝結之物。我常勸他少練刀,多練棍。也是他有此天賦而已。方丈大師莫要過譽了,我這小徒禁不住誇贊,一誇他他就上房掀瓦,不知天高地厚了。」

了了喟然道:「少林棍法,我自認江湖各大門派無人能及。就連本朝太祖蟠龍棍法當年天下無匹,也時常派宮中護衛前來我少林學習棍術。隻是,王元賢侄的鬥戰佛棍法,實屬天下第一等棍術,我少林寺中也有徒眾習此棍法,不過棍術無人能勝的過王元賢侄。若論棍法,當世有一人,應該是兩人,或可與王元師侄旗鼓相當。」

喃喃羅漢撫髯嘆道:「實不相瞞,鬥戰佛棍法,本屬少林。方丈大師可記得偷天換日老劍魔金昌金泰鬥麼?」

了了方丈道:「自然記得,金昌與我通天師叔甚為交好。當年他與通天師叔,都是三十餘歲年紀,合鬥劉玲瓏麾下大將『顯聖二郎三眼天王』楊洞楊福天。金昌的潑墨劍法獨步武林,當時人稱『小劍魔』。結果他二人惡鬥二百餘招,合力仍是戰不下楊洞。通天師叔死於楊洞之手,金昌金泰鬥此戰之後,江湖再也不見其蹤影。時而傳說他在大雪山,時而傳說他在海外,時而傳說他在遼東,但是卻無人知道其到底在何方。二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劍魔』也已經被人尊稱為『老劍魔』了。隻是峨眉山普渡座下弟子白老白一子,劍法之妙,與當年金昌神似,故此人稱白老白一子為『小劍魔』。」

夏侯仁今日才知自己師弟之所以綽號小劍魔,乃是由此而來。夏侯仁思考之際業已趨近身來問道:「方丈大師,武林之中的棍術,更還有何人能與王兄匹敵?」

還未等了了搭話,喃喃羅漢接道:「不錯,也是天數使然,金昌曾到我金鰲島一敘,盤桓了半年之久。我老和尚抹下臉來,便讓金昌將當年通天上人的鬥戰佛棍法憑記憶使出來,教給了我這劣徒王元。隻是這心法和身形,卻是難以學會的,隻得以我海外派之心法續貂而學之。此番倒令少林見笑了。」

了了泯然一笑:「哈哈,你金鰲島上拿了多少好東西給金昌換來的?方才夏侯賢侄問,便是那雲南五老峰神棒無敵馬天舒,和獨棍神佛馬天池,兄弟二人。」

喃喃羅漢急忙止道:「方丈大師,切莫再言,我這劣徒,若知有人棍法勝過他去,他必會記在心中,日後找對方比試,難免惹些事端出來。」

了了不以為然道:「非也!師兄您且放寬心,那馬氏兄弟單論棍術之精妙,乃是祖傳世代之功夫。若論棍法之高強,則非王元賢侄不可!馬氏兄弟隻勝在棍術,而王元賢侄之身法、內功、氣魄,均是當世棍法之首指也!若是對陣,莫說馬氏兄弟,我少林寺中也難有匹敵者。」

那王元身世卻是坎坷,雖然將近三十歲的漢子,心智卻隻有十餘歲。他起初聽聞夏侯仁和了了贊嘆自己功夫,不禁心花怒放。繼而聽聞馬氏兄弟棍術天下第一,他心中便果如喃喃羅漢所言一般決意以後定要找馬氏兄弟一爭高下。又聽聞了了大師說自己綜合實力遠高馬氏兄弟,王元又轉忿為喜,將那找馬氏兄弟一較高下的心思擱置去了。

正此時,王元一套棍法堪堪耍完,最後一式乃是「望海朝佛」。原本應攏棍在背,單掌格擋前月匈!那料得王元收棍反手之際,那棍竟被收棍的力道崩斷了,嘎嚓一聲,折為兩截,不禁意興索然:「師父,不趁手,不趁手!也不知那韋老頭兒哪裡去了,去西塞山也未尋到,莫不是拿了我的寶貝昧起來了?」

王元說的韋老頭兒,正是周天一的師兄韋天正,他三年前將從小蓬萊扛走的巨柱,托付韋天正冶煉。三年來毫無音訊,數月前,前往西塞山探尋,人影兒都沒找見。

喃喃羅漢麵色一沉:「元兒,韋師傅乃是當世歐冶子,豈可汙蔑別人啊!看來是你機緣未到,休再囉嗦,莫在方丈大師麵前丟人現眼。早些休息去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獨行仙錄 快穿炮灰逆襲 鳳唳江山 馭靈傳奇:金牌元素師 帝少溺寵小萌妻 婉雲夫人 厲先生的深情,照單全收 吃貨在上:帝尊狠會寵 重生之最好時光 替嫁甜妻:顧少超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