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紅衣大炮的正確打開方式(1 / 2)

加入書籤

孫世瑞不能沒有紅衣大炮,就像呂布不能沒有赤兔馬,關二爺不能沒有青龍偃月刀。

即便能順利收攏陝西各部兵馬,即便能在關中平原安心種田,倘若沒有其他變量介入,沒有占據雲貴川,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礦打七礦,他和黃台吉李自成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隨著氣候變化和經濟中心的不斷南移,到了明清之際,關中已經沒了漢唐時候的榮光。

即便沒有明末一係列自然災害,立足關中優勢也並不明顯,這是必須麵對的客觀事實。

而紅夷大炮,尤其是標準型紅夷大炮,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孫世瑞彌補和一眾對手之間的差距。

俗話說的好:穿越不造炮,等於瞎胡鬧。

那麼問題來了,紅夷大炮容易造嗎?

容易,也不容易。

明朝對紅衣炮的定義是:

桅下置二丈巨鐵礮,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裡,世所稱紅夷礮,即其製也。(注1)

這樣的描述顯得有些抽象,而且容易讓人聯想到袁崇煥當年「一炮糜爛十餘裡」,滑膛炮硬是打出了殲星球的既視感。

相比之下,滿清對紅衣炮的定義就精準了很多:

炮管長在2米至3米之間,即長身管;重1500斤至5000斤;發射炮彈重在3公斤至6公斤之間。

若以此為標準,放眼明末,所有鑄造合格的紅夷大炮加起來,不過堪堪兩百門。

以大淩河之戰為例。

明軍大淩河城內一萬一千人投降,前後四撥援軍約六萬人被擊潰。最後,張春所率領的軍隊全軍覆沒。

戰後,清軍繳獲各種火炮三千五百門,符合「紅衣大炮」標準的,隻有兩門。

這個時期,大部分仿照紅夷炮的山寨貨,由於鑄造工藝落後,為防炸膛,隻有加厚膛壁,導致火炮重量過重,根本無法用於野戰。

少裝藥雖不容易炸膛,然而威力大減。

可見紅夷大炮不好造。

說紅夷炮好造,是因為明末一眾總督巡撫,如孫傳庭、盧象升、熊文燦等,都曾自主造過「紅夷炮」,按照這個標準,明末紅衣大炮何止千門。須知,同時期的西班牙無敵艦隊,12磅(炮彈重5公斤左右)以上的長身管加農炮隻有800餘門,這,就已經是「無敵艦隊」了。

實際上,明末各地總督巡撫們,山寨出來的「紅衣炮」,炮重從三百斤到三千斤不止,炮管長度也是參差不齊。

就像某寶賣刀劍的店鋪裡賣得動輒就是越王勾踐劍莫邪寶劍,明末各地自主研發的火炮,不論口徑、射程,基本都被歸入「紅夷炮」一類。主打的就是一個以假亂真。

當然,不是大家不想造正兒八經的紅夷大炮,是不願,而是不能。

我大明普通匠戶,實在沒這個手藝啊。

紅夷大炮相比先前的佛朗機炮,無論是射程還是精度上,都有顯著提高。

隨著火炮威力的增強,同樣的,對操炮炮手的素質要求也隨之提高。

這個時期的紅夷大炮,屢屢炸膛,甚至連葡萄牙原裝進口的火炮,也因葡萄牙炮手不熟悉操作而發生炸膛。(注2)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神韻島原創世界歌之二人生如歌 一起同過窗之張三 末日:物資收容,直播打造最強安全屋 我的係統通萬界 村色滿園 女俠饒命,我跟她是清白的 關於淤泥的新生日記 月明微棠 校花別哭了,我的深情你不配 嫁給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