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西南少女(1 / 2)

加入書籤

「叮!叮!」

鈴鐺聲響徹華陰驛道,一隊馱著貨包的馬幫從山坳驛道嘚嘚而來。

隊伍走前頭走著匹大騾子,頭係紅纓,額頂佩掛一麵「照妖鏡」的小圓鏡,頸掛兩個大鈴鐺,雄糾糾地在驛道前開路。

這頭騾子便是馬幫俗稱的「大鈴」,據說可以在路上辟邪。

大鈴後麵跟著馬鍋頭(注1),一個黝黑矮壯的民家(納西族),白短褂,白羊皮背心,腦後掛著漆布涼帽,肩膀上扛著隻猴子(注2)。

這隊馬幫足有五十騎,貨包上都插上白色三角旗,小旗上寫有「木」字。

「金花,過了渭南,就是到漢人的華山了,你去華山不?」

「要得。」

體小肌健的大理馬「得得」前進,鳳凰帽下少女雙眉修長,膚色雖然微黑,卻掩不了姿形秀麗,容光照人。晨曦映在臉上,紅紅的愈增嬌艷。

~~~~~

「孫千戶真是得隴望蜀,榆林兵還沒著落,就想著要馬兵了。思慮甚遠,老夫佩服,佩服!」

「本官肩負重大,兢兢業業,不敢稍有懈怠。榆林長槍兵天下無雙,這騎兵還得本官親自來招募,朝廷他也給戰馬啊。」

孫世瑞張口就是胡說,不僅沒覺得尷尬,反而在大吹大擂後,臉不紅氣不喘,繼續向老唐請教:

「老唐,你說陝西四川這些馬幫馬夫,走在茶馬古道上的,都是附近的軍戶麼?可有土地?」

唐恩城知道孫世瑞又在打什麼主意,噗嗤笑道:「官商?那是洪武朝的事兒了。你還想像洪武皇帝一樣,不花一文錢就讓人家給你賣命啊?」

孫世瑞咧嘴一笑,露出一副老實人模樣:「那倒不是···如果能不花錢就招募來,我是說如果,那就更好了。」

「孫千戶就好好想吧,夢裡或許有這樣的好事。」

「還請唐師爺不吝賜教!」

唐恩城見孫世瑞態度謙卑,孺子可教也,於是搖動折扇,繼續他的引經據典。

「弘治年間,買馬之茶主要來自川陝兩省,兩省合用運茶軍夫,轉運各茶馬司交收。由此茶利大興,後來官商綱紀廢弛,貪汙腐敗,北虜隻願和私人做買賣,不得已,弘治三年變官營為私營。商人辛苦,朝廷坐享稅收之利。」

孫世瑞點點頭。

這倒是很容易理解,不就是前世很熟悉的郭·企改革嗎,至於改出來的那些私營茶商,和朝廷有沒有關係,孫世瑞這麼愛大明,應該就是沒有吧。

「茶馬古道上的馬夫,確實不錯,」孫世瑞一邊自言自語,思緒飛到很遠的地方。

唐恩城點頭道:「行船走馬三分命,秦嶺山高路險,常年跋涉其中吃這碗飯的,都不是尋常人啊。」

據明代《天下水陸路程》載:西安至漢中段,從長安的京兆驛始,經鹹陽的渭水驛,興平的白渠驛、長寧驛,武功的邰城驛,扶風的鳳泉驛,岐山的岐周驛,鳳翔的岐陽驛,寶雞的陳倉驛····

共十八驛,十八天路程。

馬匹負重穿越秦巴大山,沿途極為艱險,所以馬幫便應運而生。

馬夫馱貨物出行,少則十天半月,多則幾月半載,人多了聚在一塊,自然各式各樣。

就像同期的漕幫、鹽幫一樣,馬幫也有自己的規矩禁忌,入了馬幫就得遵守,馬幫內部甚是嚴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神韻島原創世界歌之二人生如歌 一起同過窗之張三 末日:物資收容,直播打造最強安全屋 我的係統通萬界 村色滿園 女俠饒命,我跟她是清白的 關於淤泥的新生日記 月明微棠 校花別哭了,我的深情你不配 嫁給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