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書緣(1 / 2)

加入書籤

小時候自家的書少,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被我翻來翻去,書角都翻皺了,格林童話的書脊更是都散了。我往往沒幾天就把書讀完了,反復讀又覺得無趣,於是就借,跟同學借、跟老師借,老師的書沒拚音,看不懂,少借。跟同學借的書居多。

印象裡第一本借的書是關於三十六計的,以動物王國的形式來跟小朋友們講三十六計。大人讀起來興許覺得書中內容幼稚不堪,可對於還是小孩子的我來說,動物之間的欺詐、偷盜、偽善,都是令我震驚的事。猶記得看完那本書後我悶悶不樂的樣子,我扶著欄杆下樓,心裡總是在問:怎麼能這樣……怎麼能這樣……

一日小雪同學邀請我去她家玩,臨走的時候把我沒讀完的《天方夜譚》塞給我,我不敢亂拿東西,小雪隻說沒事,我又架不住自己想讀的熱望,於是竟偷偷塞進衣服裡下樓了,小雪說幫我盯著她媽媽,我下樓時往上看,總覺得小雪媽媽已然看見了我。其實我何必要偷拿呢?借就是借,說一聲就好了,不借就在同學家看,或是去新華書店看,一次看不完,多去總是能看完的呀。小時候一根筋,喜歡了就是喜歡了,難以轉圜。

跟爸媽去逛夜市,我若發現了書攤,一定走不動,還記得有一回,爸一次給我買了兩本書——《睡前故事》《365天好故事》,我高興壞了,晚上睡覺也捧著讀,暖暖的被窩和明亮的燈光成為了我那時對快樂的定義。

回老家後,我發現了一本我爸的書——《萬事由來》,很舊了,書封無存,第一頁就是破破爛爛的目錄,紙質也不好,泛黃,粗糙又易碎。書裡記錄了各種事物的由來,隻是我一個也沒記住,每回看每回新鮮。不過我爸的書能傳到我手裡,是很好的事。

我姐也很喜歡買書,但生活不富裕,買書的次數屈指可數,買過的最好最好的書是《紅樓夢》,大概是盜版的,字非常小,螞蟻一樣,看起來很費勁,加上奶奶家裡屋堂屋隻有一盞燈,所以到晚上時我隻能透過遠遠的微弱的燈光看書,不過這也不影響我將《紅樓夢》讀了三遍。還有一些娛樂的書,小小說、鬼故事、明星八卦、瘦身美容,我什麼都看一看,什麼都覺得有意思。

高中入學原本是有圖書館的,隻是後來教室不夠,就拆作教室了。前排的同學有幸借過幾本,說存書很少。某一日他拿著一本破舊的《趙構皇帝》在看,不一會就帶著促狹的笑指出一頁給我看,我看了幾行立馬扔還他。想不到圖書館竟然存了這樣不入流的傳記。

高中校外有個書鋪,是一位老師經營,店鋪很短很窄,進去沒走幾步,就要登上幾層階梯,更像是個小小的玄關。但就在這小小的「玄關」裡,書卻從腳下一直生長到頭頂上的天花板處,各樣的顏色、各國的書籍都擠在一起,花衣綠衫,熱鬧非凡。更多的書則在戶外的大篷車上,車廂裡碼了整整齊齊兩三層厚的書,大家不時的走過來把它們翻得亂七八糟,不過,我好幾回在別人翻得亂七八糟的地方發現了我沒找到的書。

學校在每周一下午會放兩個小時的假,我常常去那看書,去好多回才買一本。那位老師很好,我沒見他趕過誰,好多時候他也在看書,坐在小馬紮上。我請他幫忙進貨的書,他也會讓我寫下來。書店老師並不是拿書來做生意的吧,他更像是一位拉我們去外麵世界的司機。我們出了校門就見到背著滿滿當當書籍的大篷車,也仿佛就坐在它身上走過了許多地方、見過了許多人。

上課無疑是看課外書最刺激又最吸引我的時候。我既害怕老師從上麵下來逮人,又被故事裡精彩的情節死死拖住,同時又因為沒有認真上課而對父母抱有愧疚,一個人被扯成三半,每一半都驚心動魄,非得到書讀完才安定。高中印象最深的書是《追風箏的人》和《平凡的世界》,沉浸在書裡的日子總是把現實的日子攪和得顛三倒四、又明亮鮮活。

那時候我總願意在書桌裡藏著一本課外書,心野,書算慰藉。早上5點半就要起床,6點之前到班,晚上要到9點50分才下晚自習。我總是按捺不住被校園和宿舍框住的心,即使課業再忙,我也想抽空看一兩頁「閒書」,這樣我才覺得自己有生氣,才覺得自己可以擁有做喜歡的事的權利。

可以說,高中時代的課外書更像是一個個我想象中的親密伴讀,他們擁有各種身份,各種性格,可以學識淵博、隨性坦盪、美麗堅韌、幽默開朗,也可以淺陋自私、偏執刻板、自卑腹黑、脾氣暴躁,我活在他們身邊,他們也在我身邊演繹著不同的生活。所以,我常常孤單卻不寂寞。

高考完我拿出列了近一百本想看的書的冊子,發誓大學一定要讀完這些書。大學圖書館一定是個能滿足我旺盛讀書欲的天堂。可惜可惜,我看的書大半冷門,學校居然沒有,推薦購買的按鈕每日一點,也遲遲無信,後來才轉向電子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從獸 都市至尊歸來 離散不見 高手下山:開局七個未婚妻 帶娃回歸後,大佬媽咪驚艷全球 向日舊歷 神明的草稿本 他的神態 朝暮爾爾,煙火年年 龍族之修仙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