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神龍政變(四十二)(1 / 2)

加入書籤

李重俊的劇烈反應,惹得長安一片嘩然動盪。

劉堃獻上的三個計策,都取得了收效,甚至超出了預期。

春官尚書劉幽求一動不動,全盤接收了李重俊的指桑罵槐,他離去後,立時便上了奏疏,引咎辭官。

武崇成串聯了一大票在長安的武氏宗親,聯袂造訪興慶宮,表明立場的同時,也為武落衡維護名聲,絕沒有一女二嫁、見異思遷之事,他們自始至終承認的東床快婿,隻有太孫李重俊一人。

坊間的輿論操縱,也很是順利,這等涉及到政壇皇族大人物的桃色緋聞,最是喜聞樂見,基本無須推波助瀾,便像是乾草遇上了野火,轟然爆發,一日千裡,公私宅邸,街頭巷尾,口口相傳,半日之內,便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輿論之中,李重俊穩占上風,無論是講究先來後到,女方家人認可,還是輩分相合,年歲搭配,少年勃發的李重俊,都比已過不惑之年的李旦要合適得多。

情勢洶洶然,從口舌功夫,漸漸變得殺機四伏,殿中少監劉堃率先彈劾宗正寺卿鄭鏡思,聲稱作為皇族主官,顢頇無用,不能周全皇家女名節,不能折沖皇家子,進退失據,體統全無,致使皇族婚姻之事,貽笑天下,理當罷官問罪。

奏疏一上,換來的,是朝中寂然無聲。

李重俊選擇的這個切入點,未能一炮打響。

鄭鏡思在宗正寺卿的位置上,這種皇族親事鬧出的醜聞,確實是首當其沖,同時又是李旦的女婿,攻訐他,無可厚非。

但他同時還有個敏感的身份,是權策的黨羽。

正在朝中議論紛紛,探討李重俊是不是某個下雨天外出沒有打傘這種深刻問題的時候,李重俊的後手來了,他親自上奏,保舉春官尚書劉幽求入閣拜相。

長安的官場挨了一記悶棍,漸漸品咂出其中滋味,不得不說,李重俊的這一手,很是俊俏。

這個時候保舉劉幽求,顯然是向權策一方發出安民告示,他的舉動隻是針對安國相王李旦,而無意為難權策一方。

同時,也破壞了李旦和權策本就不牢固的互信,起到了又拉又打的作用,為與權策建立合作留下了伏筆。

最後一點,是最雞賊的,劉幽求因為挨了李重俊的訓斥,而上奏疏請辭,李重俊卻又反手保舉他做宰相,看似自相矛盾,實則裹挾輿論,對武後逼宮。

武後要麼同意劉幽求的請辭,那等同於給李重俊樹立了威望,也無法對權策交代,更是對李重俊訓斥劉幽求的認可,承認大周禮崩樂壞,她是斷然不會做此選擇的。

要麼不動不理,不準劉幽求請辭,也不同意李重俊的保舉,如此一來,隻會放任局勢惡化,大周皇族的名聲一日壞過一日,並非上上之選。

故而,她隻有同意李重俊的保舉,讓劉幽求躋身政事堂。

李重俊成功向權策示好,也迫使武後正視他的訴求,對於提升在朝中的聲望,大有裨益。

奏疏是早晨送入的通政司,黃昏時分傳出旨意,武後下詔,保留劉幽求本兼各職,加同平章事,協理政務。

同時,駁回左散騎常侍鄭堅的請辭,晉升鸞台侍郎,參知政事。

太孫和安國相王求賜婚姻之事,著令有司詳查議定處分,具折上奏,唯事涉皇家,務必謹慎其事,再生事端,嚴懲不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旅明 海賊之百鬼大將 歸藏劍仙 我家神後又掉線了 三國之我是袁術 回到古代有空間 我用超能力紅遍娛樂圈 我能打造神器 予你明朗 木葉之天賦異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