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神龍政變(四十四)(1 / 2)

加入書籤

長安城東,定風原。

地官尚書王同皎在這裡安營紮寨了。

地官衙門的公務差事,都交托給地官侍郎兼太府寺卿姚崇署理。

在權策東行青要山,陪伴太平公主待產之後,王同皎沒有再去過地官衙門,也沒有回過家。

有他坐鎮,包括族弟王日知在內的上下人等,自然都不敢離開,夜以繼日趕工。

王同皎的帳篷,就在他們中央,是顯眼的紫色,昭示著紫袍大員的與眾不同。

每日辰時,王同皎會召集眾人,察看今日施工圖紙和材料預備情況,到了傍晚收工,便會率領眾人徒步巡視工地,檢查施工情況,其餘諸如工匠的工錢夥食、民夫的住宿輪換,一絲不苟,都要親自過問。

定風原的琉璃樓等處看完了,眾人來到高地邊緣。

兩個隨身管事走到下頭的一個坎上,拉開絲綢特製的巨幅工程圖紙,傾角向上,剛好可以讓王同皎將圖紙和下頭的零丁洋同時收在眼底。

零丁洋中,各處島嶼都被水流區隔開來,各自都是獨立的工地,可以齊頭並進開建,進度反倒比定風原上要快上幾分,眼下各處亭台閬苑已經初具雛形,島嶼之間往來的各式飛橋,也已經緊鑼密鼓,見到些模樣了。

「藤橋、石橋、廊橋、渡頭、行舟,材質不同,上頭的雕刻,也是不同,務必精心,切不可怠慢敷衍」王同皎對著虛無縹緲、亂雲飛渡的零丁洋,出了好一會兒神,才徐徐開口叮囑。

「兄長且放心,小弟待會兒便要下去,一一巡查對照,確保萬無一失」

王日知才具不顯,但有個好處,那就是聽話,當初王同皎讓他辭去將作少監之職,他二話不說便辭了,風裡雨裡守著工地,雖不曉得王同皎何以重視到如此地步,但族兄都做到了九分,他隻有盡心盡力做到十二分的。

「唔,甚好」王同皎擺擺手,讓人將圖紙卷了起來,又默默佇立了好一會兒,才緊了緊身上披風,向自己的帳篷走去。

王同皎獨自枯坐在帳篷中,看著天幕上黑雲翻湧,他突然如此重視兩處工地,是因為看了王日知帶回去的圖紙。

他出身世家,落地顯貴,所知駁雜,對建築一事,也略窺門徑,那建築格局,浩大而又新奇,匠心獨具,處處機巧,仿佛能瞧見設計者的滿腔柔情。

琉璃樓是給渭水郡主的,那麼零丁洋呢?

王同皎與權策打交道極早,那時候他是尚衣奉禦,權策是太平公主府家令,都是少年俊彥,後起之秀,武後車駕前,兩人激昂爭執,針鋒相對,言行舉止歷歷在目,卻已經是十數年前的事情了。

他深知權策秉性,大開大闔,手段狠辣,算無遺策,但同時又有菩薩心腸,將情分看得很重。

算來算去,這零丁洋,隻能是為龍椅上那位準備的了。

想通此節,再看圖紙,其中溢滿的,大抵是愧疚。

作為投誠勢力,他不屬於激進派,事實上,他是四六不靠的,原先的主子安樂公主李裹兒已經撒手朝堂不理事,忙活著提高玻璃產能,運作商道,眼看又是一個定王武攸暨一般的紅頂巨商,原先的同黨宰相韋巨源,與他尿不到一個壺裡,處處為難卡脖子。

機會猝不及防擺在麵前,能在權策的大業中扮演一個不起眼,但卻是他心底柔軟的角色,王同皎絲毫沒有遲疑,果斷抓住,不求別的,隻要能將韋巨源氣上一個跟頭,什麼都值了。

「權相爺啊……真神人也」

王同皎回溯既往,品咂權策的謀篇布子,對照眼前的落幕之局,有寒氣從骨子深處浮起,無論是他從一個七品親府校尉,變成權傾天下的宰相,還是將開天辟地一代女皇,從萬象神宮中,送到這零丁洋上。

一手將李武皇族掃入塵埃,也了結了從高宗後宮延綿而出的三代人的恩仇宿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旅明 海賊之百鬼大將 歸藏劍仙 我家神後又掉線了 三國之我是袁術 回到古代有空間 我用超能力紅遍娛樂圈 我能打造神器 予你明朗 木葉之天賦異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