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神龍政變(終)(1 / 2)

加入書籤

神都,洛陽府。

留守宰相狄仁傑,在洛陽府衙召集軍議,會商李重俊叛軍應對之事。

信陽王武崇敏、洛陽府尹蕭至忠,新入宰相班的鄭堅都現身與會。

左玉鈐衛大將軍侯思止、右玉鈐衛大將軍權竺、左金吾衛大將軍淳於洛,還有左右武衛、左右威衛的大將軍等人,頂盔摜甲,齊齊列座。

北部軍統領趙祥病重不起,沒來參會,副將代替。

話說,這副將,近來現身四處走動的時候越來越多,不少人心中犯嘀咕。

趙祥進了臘月就臥床,久疏軍務,凡事都讓這副將出馬,不曉得會不會作繭自縛。

「長安駐軍捉襟見肘,左右領軍衛震懾西陲,北衙兵馬身負重任,扈從陛下和驪山行宮,無力揮軍剿滅叛逆」

「因而,鎮壓李重俊叛軍,重任在諸位大將軍身上,還請抖擻精神,以蒼生為己任,奮勇勠力,攘除奸凶,功成名就,就在眼前」

狄仁傑端坐主位,口中的話,看似有理,實則勉強至極。

震懾西陲,西陲隻有半條命的吐蕃了,安西大都護李楷固彈壓得邏些城月月遣使,哪裡需要領軍衛近十萬大軍震懾?

再說了,除了左右領軍衛、左右羽林衛,長安還有左右衛、左右武侯衛、左右監門衛,算上附逆作亂的左右豹韜衛,北衙不去說他,本就是帝王禁軍,長安囤積了南衙軍衛半數之多,難為了老相爺,竟能說出捉襟見肘這種話。

「相爺,敢問,安國相王殿下何在?」

「今日軍議,事關重大,豈可無相王殿下指點?」

左右武衛的兩個大將軍先後發難。

圖窮匕見。

到了生死存亡關頭,李旦在軍中的棋子,不得不跳出台麵。

事實上,蛛絲馬跡太多,他們也瞞不過誰,都是心照不宣罷了。

李旦作為李唐正統,為帝兩年,皇嗣八載,南衙素來是其基本盤,權策崛起後,屢戰屢撲街,北郊兵變後,更是一蹶不振,也還有幾分餘熱在。

左右威衛的兩位,也是李旦鋪墊了很久,竭力爭取的對象。

這兩位的賭性沒有左右武衛那麼大,沒有投入李旦的懷抱,但他們也同樣沒有投入權策的陣營,騎在牆頭上,成了南衙軍衛中的緩沖區。

「二位,也有同樣的疑問吧?」

狄仁傑笑嗬嗬的,特意關照了左右威衛的兩位大將軍,「嗬嗬,忠心可嘉,本相待安國相王殿下謝過諸位了」

「說來也是令人唏噓,屋漏偏逢連夜雨,安國相王殿下身體不適,本以為隻是偶感風寒,前兩日,病症復發,沉屙漸重,甚至有近身服侍之人染病,有疫病征兆,禦醫束手無策」

「茲事體大,本相已下令封鎖神都苑,任何人不得進出」

「封鎖之責,由藍纓軍負責」

左右武衛的兩個大將軍霍然站起,「狄相,任何人不得進出,形同圈禁,安國相王殿下,明德茂親,身份貴重,如此處置,不知狄相可有陛下旨意?」

狄仁傑向後一靠,冷哼一聲,「本相留守神都,總領軍政,你們若有所質疑,大可奏疏彈劾,在此之前,本相做事,無須向你們交代」

「狄相……」

兩個大將軍還想說些什麼。

信陽王武崇敏開口了,他癱在座椅上,修整著自己的手指甲。

「二位,或者四位,李重俊的羽林衛和豹韜衛叛軍,即將兵臨城下,如果你們再做無謂爭議,待形勢急轉直下……」

「即便安國相王病體康復,也再難扭轉大局」

兩人呼吸一滯,忍下一口氣,不敢再多言。

他們敢對狄仁傑大呼小叫,卻不敢給武崇敏甩臉子。

「神都大城,固若金湯,隻須固守四門,量那李重俊亂臣賊子,帶些烏合之眾,除非肋生雙翅,絕無可能攻進城來」

「此議不可行」蕭至忠一口拒絕,斬釘截鐵,「神都乃大周首都,舉世矚目,豈可因區區內亂而緊閉門戶,貽笑大方?傳了出去,天朝顏麵何存?」

話音落,公堂上的將軍們都緊張了起來。

沒有城池據守,意味著他們隻能率軍出城,與叛軍野戰。

「誰可為我先鋒主力?」狄仁傑沉聲問。

眼睛牢牢鎖定左右武衛、左右威衛的四人。

戰場上刀劍無眼,誰都不願去的。

「狄相爺,我等兵馬羸弱,老少滿營,恐無力應對羽林衛猛攻……」

這話是真的,左右武衛和左右威衛,比重訓老兵之前的右玉鈐衛強不了多少。

跟兵強馬壯的左右玉鈐衛不在一個等級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旅明 海賊之百鬼大將 歸藏劍仙 我家神後又掉線了 三國之我是袁術 回到古代有空間 我用超能力紅遍娛樂圈 我能打造神器 予你明朗 木葉之天賦異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