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1 / 2)

加入書籤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黃河長江。」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中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抗清援明打敗清帝野心狼。」

高音喇叭中傳來的雄壯男女聲大合唱,令符有地熱血沸騰,不由自主地跟著哼唱起來。

時間,大帥誓師後第五日。

緊急調撥的北上艦隊,集結在新區碼頭。做為第一批北上成員,符有地昨天就已經在某艘運輸船上了。

今天,從他在甲板的角度看下去,依舊是忙碌的一天。寬廣的水泥坪碼頭上,排列著一個個整齊的士兵方陣。背著綠色帆布單兵大背包的官軍,肩上背著火槍,正在軍官的指揮下依次上船。

十個等候上船的方陣,每個方陣五百人。而在視線盡頭,還有更多的方陣在集結。

此次北上定鼎之戰,大燕國確實是把所有家底都掏出來了。

包括南洋抽調回來的一部分官軍,以及剛從西江流域治安戰中抽身的第一師大部在內。僅僅從廣州出發的正規軍,總人數就高達一萬兩千人。

這其中,步兵總數九千,炮兵總數三千。

本次用來北伐的大軍,兵齡在三年以上的老兵占了百分之七十,可謂是誠意十足。

接下來,北上艦隊還要在上海再匯合五千以上的官兵,令步炮兵總數超過一萬七千人。

以上所有北伐軍,臨時編組成了高達八個團,二十四個營的強大野戰軍主力。

考慮到現在是一個由皇權、內閣製政府,乃至魔幻型軍隊等摻雜起來的一個魔改政權,所以大燕國當下的軍製,並沒有完全照搬後世,而是結合了一部分復古頭銜,用來做為臨時的戰時指揮框架。

原陸軍司令韓小波,被戰時內閣首相大人,在北伐軍總司令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個北方大都督的銜頭。他是本次軍事行動的實際指揮者。

原特種兵司令衛遠,擔任了北伐軍參謀長。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陸軍此次精銳盡出。高達五十人以上的穿越眾團隊參與了本次北伐,指揮權鋪設到了副營一級。

事實上,韓小波這個北方大都督,其下轄的軍事力量可不僅僅有這一萬七千人。

隨同北伐軍出征的,還有總數不下一萬的開拓軍。而這隻是第一撥,後續還會有船隊補充增援。

開拓軍雖說訓練、裝備各方麵都差一點,但做為城隘守軍和治安戰力來用,還是很管用的。

而一旦北伐軍在天津登陸,屆時,包括天津飛虎營、永平李繼春部、東江鎮諸部,乃至預計會達到五萬以上的當地輔兵,都在韓小波指揮範圍之內。

毫無疑問,全員配備了後膛槍,擁有高達三百門以上各式口徑火炮的北伐軍,就是當前地表最強軍事力量。

碼頭上,滾滾而來的登船軍人和移出泊位的運輸船,成為了今天接下來的主要節目。

盡管有多座碼頭同時啟用,但這股浪潮一直持續到深夜還沒有停歇各種軍火物資在不停吊裝進艙,還有從各地調集來的開拓軍也在陸續登船。

直到第二日清晨,整整作業了三天,總數高達二萬多人的北伐艦隊,終於齊整待發了。

八月十日一早,當其時,碼頭上驕陽初升,瑞光普照。一身上將製服的韓小波,帶著北伐軍高層,向前來送行的曹川,內閣眾大老,以及其他人敬了軍禮:「大家等我們勝利的好消息吧!」

依舊穿著坐蟒袍的曹川曹皇帝,笑嗬嗬拍了韓小波的肩膀:「你先走,我後麵就去江南坐鎮,免得那幫士紳瞎跳騰。」

一旁眼中帶著鼓勵神色的夏首輔,最後不放心,還是又叮囑了韓小波幾句:「你這一去擺席,大概要招待兩三桌客人鬼知道一共有幾桌。所以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及時和後方保持聯絡。」

「是,一定注意!」

一刻鍾後,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由三十餘艘大小船隻組成的北伐艦隊,出航了。

這個時間點,距離清兵正式叩關的八月十五,還有整整五天。

五天時間,船隊肯定趕不到遙遠的天津,即便中繼站上海都趕不到。

所幸現在是夏季,北上是順風。再加上沿海航道熟悉,蒸汽船隊沿途都有大港可以補給煤水。所以這一路,北伐船隊保持了六節以上的航速。

最終,出發後的第八天,北伐船隊順利趕到了上海港外海。

原本以為要一路奔赴天津的符有地,不曾想,隻在上海港休息了一天。

十九日這天,符有地和部分獄政同僚又經歷了一次大規模換乘:由兩艘戰列艦、四艘高速巡洋艦,外加十餘艘運輸船組成的長江艦隊,搭載著數量為兩千的開拓軍和大量軍糧,正式闖入了長江。

長江艦隊的目的地很明確:武漢三鎮。

對於致力於迅速平息明末亂世的穿越眾來說,原本歷史上,張獻忠這種流竄湖廣、江西,最終入蜀一路搞大屠殺的行為,是必須要阻止的。

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現在才是1636年,張獻忠之流還在甘陝和官軍打拉鋸戰。隻要大燕國及時派遣部隊進駐武漢三鎮,就能卡住所有流寇南下湖廣、西竄入蜀的道路,將彼輩限製在陝洛等地。

這次的初航隻是探路。一俟航道打通,部隊在武漢站穩腳跟,後續還會有更多的人員、火炮和糧食被調集過去。

出航後的長江艦隊,殺氣騰騰。眼下這個節骨眼,除了沒有公開舉旗造反,曹大帥麾下的部隊已經不再有任何顧忌。艦隊就是奔著打通長江航道去的,兩艘戰列艦已經做好了炮轟鎮江要塞的準備。

不過,對於糜爛已久的明國水師來說,這一場仗大概率是打不起來的南京城裡的各路大老,想必也是明白局勢懂道理的聰明人,大約不會讓那些破爛江防部隊往戰列艦的炮口上撞。

八月十九日,長江艦隊出航。

一天後的八月二十日,規模更大,增加了五千陸軍的北伐艦隊,再次從上海港啟航。目標:天津大沽口。

這一刻,北方長城最重要的天險喜峰口,已經被清軍攻占四天。

————————————————————————————

有關於萬裡長城上的諸多關隘,在歷史各時期的側重點,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在明末這個時間段,喜峰口,毫無疑問就是明清戰略交鋒的網紅熱點了。

從導航地圖上看過去,後金的戰略選擇,一目了然。

首先,位於盛京(沉陽)的滿蒙大軍想要南下,最近也最平坦舒服的道路,無疑是沿海的遼西走廊。

可遼西走廊不是那麼好走的。這條道不但盤踞著關寧軍主力,還修建了一係列連鎖堡壘+城池,可謂是步步泥濘。

歷史上,終明一代,雖說屢屢圍繞此地獲得戰術性勝利,但後金政權始終無法打穿遼西走廊直到那一天,吳三桂親自下令放開山海關,與滿蒙大軍一起,擊敗了李自成主力。

既然地圖最右邊的遼西走廊走不了,那麼想要入關搶劫,後金隻能退而求其次,將行軍路線往左邊捎捎,鑽丘陵了。

燕山以北的丘陵地帶,東邊是遼西走廊,西邊是蒙古大沙漠。除非想要穿越大漠去山西轉一圈,否則的話,出沉陽,走丘陵,最終穿過喜峰口,就是後金到達明代京畿的最佳路線了。

這一條路線,是後金多次入關的主乾線路。和後世G101的線路有重合:平泉-朝陽-阜新-沉陽。

後金兵馬對於這條路線,是走熟了的。沿途大多是河穀地帶,好走。最關鍵的是,沿途還有淩河、青龍河可提供大軍飲水。

路的終點,就是高海拔的喜峰口天險。

雖說喜峰口附近還有其他關隘,但隻有喜峰口這裡能快速通過大股兵馬。所以每次入關,後金兵鋒所指,一定有喜峰口在內。

喜峰口的重要性,不光在入關初期,其實越到後期越來越重要。

這麼說吧,來的時候,輕裝入關的清軍,可以選擇不同路線,心情好繞一圈大沙漠都行。

但是一旦入關劫掠結束,攜帶著巨量財貨和被擄掠人口的清軍,就變成了一條臃腫的大蛇。

這個時候,大蛇就必須從喜峰口一帶出關,走最短的道路,避開大沙漠和關寧軍,回到盛京。

綜上,喜峰口失陷,就是戰役發令槍響。

這一次,同樣不例外。

8月16日,崇禎皇帝收到建虜叩關消息的第二天,喜峰口告破。多達數萬的建虜前軍、中軍,從喜峰口魚貫而入。

此次入關,崇德皇帝皇太極和歷史上一樣,並沒有親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海賊之百鬼大將 歸藏劍仙 我家神後又掉線了 三國之我是袁術 回到古代有空間 我用超能力紅遍娛樂圈 我能打造神器 予你明朗 木葉之天賦異稟 英靈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