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深藏不露王夏卿(1 / 2)

加入書籤

走著聽著前麵的寒暄,柳輕候越發的放心了。沒有什麼讓他忐忑的佛理辯論大會,今天的情況就是楊崇義借大慈恩寺一角會一個前來上香的貴客,這些個和尚之所以會出迎則是因為楊崇義是寺中的大香主,不好怠慢。

至於為什麼是側門,一則是因為楊崇義今天的會客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二則大慈恩寺比不得一般寺廟,楊崇義雖是海內巨豪,但商賈的身份卻不足以讓寺裡大開中門迎接,否則無論對大慈恩寺還是對楊崇義自己都不是什麼好事兒,會倒黴的。

迎接寒暄完畢,僧侶退散,一個知客僧領著他們到了寺內一處僻靜的精舍後合十辭去。楊崇義將精舍每個角落都轉了一遍,留下帶來服侍的長隨開始布置,自己則引著解玉文士、柳輕候出精舍繞到了大慈恩寺正中的大雄寶殿外等候。

大慈恩寺一年到頭都香客眾多,人來人往的也看不出等的是誰。柳輕候也不猜,安靜的站著楊崇義身後等著,麵容寧靜,心底那個羨慕嫉妒恨簡直了。

大家都是同行,都是仰仗佛祖賞飯吃,但差距咋就這麼大呢?就這麼一會兒功夫看到的香客數量隻怕比自家小廟建廟以來的都多,這品牌效應……哎,不知道大慈恩寺的方丈好不好說話,要不把小廟掛靠過來,改名大慈恩寺終南分寺,興許香火能好起來?

正胡思亂想的時候,就見楊崇義快步走到大雄寶殿門口迎住了一位年紀約在三十多歲的男子,柳輕候緊隨其後,走近才發現那男子麵白無須,嗯,無須,再看看他身後跟著的那個伴當同樣無須,頓時就明白過來了。

嘿,還真是邪了門了,這穿越之後第一次當陪客搞公關的對象居然是個太監!

楊崇義與那太監簡單的寒暄了兩句就往精舍方向走去,既然首富沒有介紹他和那解玉文士,柳輕候也就沒冒然上前見禮,那太監也沒跟他說話,隻是眼睛將他從頭到腳溜了一遍,雖隻是一瞥,但那眼神感覺著怎麼跟X光一樣。

老實說這樣犀利的眼神柳輕候在後世還真沒碰到過。

精舍裡早已布置妥當,器物簡而不繁,但無一不精潔,布設的無一不妥帖,總之就是透著舒服。

閒雜人等在吩咐中俱都退下,精舍正室內就隻剩五人。雙方正式坐定之後,解玉文士也不等楊崇義介紹,起身一揖「蒲州王縉見過中官」整個見禮簡潔明了,不卑不屈,世家風範盡顯無遺。

之前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總之楊崇義一直沒介紹過這解玉文士,這還是柳輕候第一次得知他的大名,至於楊崇義一直稱呼的「夏卿」想必就是他的字了。

「蒲州,河東道,你又姓王,當是晉陽王世子弟吧,世家高門失敬了」那太監口中隨意說到這裡時驀然頓了一下,雙眉一挑「開元九年進士科狀頭王維王摩詰也是河東蒲州人氏」

「正是家兄」

這四字一出不僅是那中官改容,柳輕候也嚇了一跳。我靠,感情旁邊這位除了有些傲氣之外不顯山不露水的仁兄居然是詩佛王維的弟弟。難怪他對禪宗頗有興趣,除了其母自幼奉佛之外,王維可是以禪入詩的大家。

剛剛一直坐的隨意的中官雖沒起身,但月要背明顯挺拔了不少,還禮也鄭重不少,看向楊崇義的眼神也滿意了不少,陪客就是臉麵哪,反應的是主人對客人的態度,顯然王縉還是挺讓這太監滿意的。

其人官雖然不大,但晉陽王氏的出身卻足以彌補,遑論他還有個進士科狀頭、名滿天下的哥哥王維。

在唐代讀書人要想中個進士科實在是太難了,幾千個各地俊彥貢生參加考試,一般錄取不會超過三十人,最少的一次隻有十七個,這比例簡直了。

能在這樣的比例裡考中已經很難,想要高中第一名狀頭更是難上加難,而以十九歲的年紀做到這一點,從而成為大唐開國以來最年輕的狀頭更是神之戰績。

王維的牛叉已經使人們看他時的眼光超越了官職、出身的標準,他儼然就是一個神話。

「令兄還在濟州?」

「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明日方舟之重返羅德島 重生燃情年代 全職之怪物獵人 重塑千禧年代 他才不是海賊王 漫威世界的鹹魚 天神殿蕭天策高薇薇 我的娛樂那個圈 武俠之神級捕快 精靈之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