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安排與贈別(1 / 2)

加入書籤

楊崇義明顯是醉了,胡話說的震天響。王縉見不是個事兒,就把他的貼身長隨叫進來,而後與那長隨一道送楊崇義回家。

臨行之前楊崇義把柳輕候叫到了身邊,低聲道:「楊行首剛才說的固然是激憤之語,卻也是實情,你既已經進學就更要份外用功。另外藍田許縣尊那裡也要勤著走動,早日把鄉貢生名額拿到手才是正經」

柳輕候點頭答應著送走了兩人,想到鄉貢生名額的事兒卻是煩人。此事難哪,王縉的麵子在許縣令那裡實在有限,甚至就連之前的進學都還是借了裴耀卿虎威的結果,鄉貢生名額一個縣一年也未必能撈到一個,憑什麼就給你,真真是談何容易。

念頭轉到這兒,就又想起裴耀卿,既然封賞結果已經下來,那裴耀卿下一步的去向肯定也就有了定論,剛才怎麼就忘了問。

當晚隨著王昌齡的到來,這個疑問有了答案。王昌齡此來是為通消息的,他的安排已經落定,乃是正九品上階的秘書省校書郎。

柳輕候這些日子對唐朝的官製也算有了些了解,深知其到底有多坑爹。先是有流內流外之別,流內的才叫官,流外全是吏,所謂不入流指的就是吏員。

分完流內流外再分官品官階,唐代品官共有九品,這個很正常,不正常的是九品中的每一品都分有正、從,譬如正五品下麵還有個從五品,然後才是六品。

官品分完還有官階,每一品都分有上下兩階,譬如從五品裡就有從五品上階、從五品下階之別,所以這時代官員們看著隻是一品之差,其實地位上可差得遠。都說七品芝麻官兒,但在唐代一個正七品就已經是很不小的官了,可一點都不芝麻。

除了品階分的極細極瑣碎之外,唐朝的授官也摳的要死。明清時代一個新進士朝廷沒準兒直接就能給一個七品縣令,但在唐代想都別想,這時代新進士們的授官往往是從八品開始,甚至也有授九品的,像王昌齡這樣一上來就給正八品京官的實在不多見。

所以盡管柳輕候心裡叫著坑爹,嘴裡已經開始恭喜恭喜,王昌齡也笑的爽朗,顯然是對這個安排很滿意。不過細想想也不奇怪,他是此次新進士中名聲最大的,考試名次又高,吏部格外優待些說的過去。

秘書省是個藏書機構,本身權力並不大,但其勝在清貴,是安置文詞之臣的好地方,也是後備官員的集中營,這地方混好了以後還真是前途無量。

看王昌齡一臉的春風得意,柳輕候有些話忍了又忍終究還是沒說。

其實以王昌齡的性格而言並不適合在秘書省,甚至京官都不太合適。從柳輕候的本心來講其實是想建議他到地方任職的,但此時此刻這話如何說得出口,即便勉強說了正火炭兒般心思的王昌齡能聽得進去?

不是不說,實在是時機不合適啊。

恭賀完這件大喜事後,柳輕候就便問起了裴耀卿的安置問題,裴耀卿是這段時間裡最耀眼的政治明星,王昌齡果然知道他的消息。

「宣州刺史」,王昌齡說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搖頭,「濟州是下州,宣州是中州,雖然都是刺史,從下州到中州其實還是升了官兒的,隻不過裴使君這官升的……大出意外啊」

的確是大出意外,意外到柳輕候都不知道該說啥了,「不是都傳說著京兆尹嘛,這差的也太多了吧」

「各種說法都有,有的說裴使君畢竟不是正牌子進士出身,遂為張相所輕;還有的說法是因為裴使君的吏乾之才極得宇文融賞識,也就犯了張相之忌,所以……」

宇文融是朝廷籍田括戶的始作俑者與大功臣,如今官居禦史中丞,因極得李三郎信重,所以官位雖不算太高,權卻極重。他與反對籍田括戶的政事堂張說關係之差已經是人盡皆知,柳輕候自然也聽說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明日方舟之重返羅德島 重生燃情年代 全職之怪物獵人 重塑千禧年代 他才不是海賊王 漫威世界的鹹魚 天神殿蕭天策高薇薇 我的娛樂那個圈 武俠之神級捕快 精靈之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