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三個故事(1 / 2)

加入書籤

隨著首都經濟突飛猛進,各類高檔餐飲場所也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相比之下,動物園邊上建於50年代的莫斯科餐廳,其實早就從頂級一線的位置上掉了下來。

但是很多首都本地人,尤其是那批在紅色年代成長起來的大院子弟,有事沒事,還是喜歡來『老莫』聚一聚。

這裡是首都當年少數幾個可以吃牛奶喝麵包,有啤酒供應,牛排西餐的餐廳之一,承載著那一代人集體的青年回憶,來到這裡,也能讓這批大院子弟,在這個草根暴發戶橫行的時代,再次重溫當年隻屬於某一類人獨特感受。

馮剛並不是大院子弟,他父母就是普通工人,唯一能和所謂的『大院子弟』沾邊的,大概就是大院弟子很多都會選擇當兵,而馮剛也當過兵。

不過,他還是喜歡在這裡約人談事。

不光是因為帶著他混的那些人,全是大院子弟,都喜歡來老莫吃飯。

每次來這裡吃飯,馮剛總能找到一種『自己和他們是一樣的人』的美好錯覺。

但是他很清楚,這就是錯覺,至少在現在是這樣。

從部隊回來,他就一頭紮進了文藝圈子,一直在各個劇組裡打雜,燈光、布景、場務、美術都乾過,雖然交了不少文藝圈的頂級牛人,但始終沒有機會出頭。

鞍前馬後的乾了幾年,這次總算給他等到一個機會:北藝中心準備模仿美國電視劇《成長的煩惱》,拍攝一部26集的情景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由王碩領銜編劇組;

他認識王碩有幾年時間了,從見麵第一天開始,他就把王碩捧成了天上有地下無、人間行走的北鬥星,人心都是肉長的,王碩性子直,雖然平時動不動也挖苦他兩句,可時間久了,也是把他當成了朋友,這次專門關照他,從26集中分了七集的編劇工作交給他做。

能拿出這七級的劇本,並且在王碩那過審,編劇裡就能加上他馮剛的名字。

一部電視劇,出品人、投資方,是頂層;導演、編劇、策劃、監製這些人,是核心;相對之下,演員,哪怕是大腕演員,都隻是乾活的;

至於那些燈光美術場務,說得好聽點,叫做工作人員,說白了,就是打雜。

對於馮剛來說,這是一次徹底改變自己行業地位乃至人生命運的機會,他十分重視。

一個人腦子再好使,力量也畢竟有限,劇組要求時間又緊,於是他一邊自己寫,一邊也托人幫忙,托的這個人就是彭元清。

七個故事,馮剛自己領了四個,剩下三個,由彭元清負責,沒想剛一個禮拜都不到,彭元清就聯係上他,說寫好了,約在老莫餐廳見麵。

「彭老師!這裡這裡!」

盡管是忘年交,盡管彭元清隻能算是玩票的,半隻腳在圈子裡的閒雲野鶴,可馮剛對彭元清的態度,依舊可以用恭敬來形容。

老遠看到彭元清出現在餐廳門口,他就趕緊大步迎了過去,然後落後半個身位,把彭元清引到了位子上。

一雙小眼睛,卻一直盯著彭元清手裡的稿子。

「你抓緊看一下,我待會還有事。」彭元清一屁股坐下來,抓起桌上水杯咕咚咕咚灌了幾口。

簡單的一舉一動,穿著打扮,就能看出彭元清和馮剛的不同來了:彭元清來老莫,很隨意的穿著大短褲,套頭衫,用最舒服的姿勢靠在椅子上;而馮剛卻打扮得十分正式,西褲皮鞋白襯衫,坐得筆直。

馮剛趕緊看稿子。

三個故事不長,沒一會就看完了。

第一個是『點子大王』。

編輯部開展了一期『我為祖國建設出份力』的活動,征集建設社會主義的好點子,這時候,來了一個號稱是『點子大王』的人,說有一個絕世好點子:把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個50公裡寬的口子,印度洋的暖風就可以引到中國,從此美麗的青藏高原從此摘掉落後的帽子,還得變出一大批魚米之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全職之怪物獵人 重塑千禧年代 他才不是海賊王 漫威世界的鹹魚 天神殿蕭天策高薇薇 我的娛樂那個圈 武俠之神級捕快 精靈之奇妙之旅 我是月卡黨 斬仙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