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正常操作(1 / 2)

加入書籤

一個現象,那就是:中國歷代王朝很難超過三百年。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大一統封建王朝走過了秦、漢、唐、宋、元、明、清這七個重要階段。但是,它們都是在經過了一段時期的繁榮昌盛之後接連滅亡了。

那麼,這些朝代滅亡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一、秦朝:勞民傷財,奉行苛政。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其統治製度是相當殘酷的。受商鞅變法的影響,統一後的秦朝製度更是變本加厲,稍有不慎便上酷刑,其中,誅滅九族也源於秦朝。所謂,「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勞民傷財建成的富麗堂皇的阿房宮,成為了亡秦的一個重要的象征物。

在繁重的徭役之下,人民不可避免地對秦王朝產生了叛反心理。其次,丞相的權力過大,秦朝執行的三公九卿製,並沒能避免權力側重於丞相的現象。奸臣趙高毀滅了秦國,但是,若沒有權傾朝野的丞相李斯支持,趙高怎麼能讓他的陰謀一步步成功呢?

最終,「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二、漢朝:郡國並行,重用外戚。漢朝統一後,也效仿秦朝實行郡縣製。但是,為了彰顯威嚴,鞏固統治,雖然,實行了郡縣並行製,可是,其本質卻是郡縣製和分封製的結合。而且,漢朝大肆地重用外戚、分封諸侯,不但沒有達到鞏固中央集權的目的,還因此爆發了「七國之亂」。

之後,七國之亂的平定使諸侯王的勢力暫時被削弱,但是,因其製度的問題根深蒂固。在後來漢王朝與諸侯的戰鬥中,又陷入到了連年的戰亂之中,因此,國力喪失,最後,走向了滅亡。

三、唐朝:藩鎮林立,危及中央。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無論是在科技、武器還是農業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它走向滅亡的原因主要在於「藩鎮」。唐朝統一後,在全國設藩,肆意封節度使管轄各個地區,最終,導致了地方權力的嚴重擴張,使得安史之亂爆發。

此後,唐朝在多事之秋中岌岌可危,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

四、宋朝:重文輕武,兵力不敷。宋朝吸取了唐朝滅亡的教訓,為了防止藩鎮再次割裂、大臣掌權過大,宋朝在宮廷中建立了一整套**集權的政治製度,最大限度地集中政治、軍事、財政大權,包括法律、職官、軍事、科舉等製度,並實行「三司製」。

這種種措施,使得宋朝的中央集權完勝地方權力,地方權力再沒有足夠的資本與中央集權競爭了。此外,宋朝統治者認為,要加強統治,就必須削弱武將的權力。因此,宋朝「征收精兵」、「杯酒釋兵權」,不僅使武將沒有了兵權,還使兵與將的合作能力減弱,進而造成了宋朝軍隊戰鬥力的羸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一樹相思兩閒愁 快穿之愚姐不好惹 劍修的諸天之旅 末日霸權 原草 幻想生物地球創業公司 葉大佬的枯燥人生 無限製進化 寒武入侵 創造電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