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1 / 2)

加入書籤

魏黃初六年(229)春三月。

隨著深入江南四方襲擾漢軍腹地的曹彰所部數千精騎被全殲以後,原本已然平定的中原州郡再度起義頻繁而起,規模較之先前更為宏大,徹底了陷入了戰火紛飛當中。

而席卷青徐二州的陸遜也果斷的調整戰術,對內開始經營二州郡縣,對外則派遣將領協助起義軍抗衡魏軍。

這更是助漲了起義軍的氣焰。

令原本隻是癖蘚之疾的中原叛亂變得尤為強盛、復雜。

隨著中原各州郡間的局勢越發難以掌控,自然首當其沖的影響到淮南會戰。

不僅如此。

當東線傳回大捷後,漢軍其餘兩線也展開了迅猛的進攻。

荊北的新野、宛城前線,原本由於司馬懿親自坐鎮宛城總督戰事,縱然鄧艾用兵靈活多變,但在他經營得鐵桶一般的防線下,令己方防禦仿佛無懈可擊!

鄧艾連連捕捉數次戰機,縱兵意欲奪宛城,打開北上許都、洛陽的交通,但卻都無一例外鎩羽而歸。

數次攻勢被化解,兩軍隻得各自緊守營盤展開對峙,局勢就此僵持了下來。

西線。

自諸葛亮從漢中舉三萬蜀中主力經褒斜道出斜穀徑直沿武功水東進,徑取長安以西的鶥縣、美陽等地,並屯兵於地勢雄闊的渭河平原上。

丞相諸葛亮遣三萬人屯於五丈原安營,結八陣圖與魏征西大都督曹真對峙。

曹真雖數次引軍來功,但在對戰中,漢軍憑借著元戎連弩、陌刀軍等新興裝備卻屢屢大占上風,野戰頻繁壓製敵軍。

曹真深感無以野戰擊潰漢軍,隻得還營固守,陷入了拉鋸戰。

而在五丈原立足以後,丞相諸葛亮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

並與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其軍軍紀嚴明,與民秋毫無犯,逐漸在關中平原掌握了立錐之地。

另一麵,諸葛亮也分遣魏延率隴右之士渡過涇水,攻略並州諸郡。

又命駐軍臨涇的吳懿率部沿涇水沿岸佯攻北原,從關中已北威脅長安的安危,以分散魏軍注意。

……

時至今日。

隨著東線頻頻傳來捷報,諸葛亮不愧是頂級的戰略家,他立即展開激烈進攻令曹真感到西線無與倫比的壓力,讓其不敢輕舉妄動,派遣部眾東進援助。

而由於中原局勢大變,起義軍四起的局麵,鄧艾更是大膽派遣龐德,馬岱率精騎寇略許都、洛陽間的交通要道。

隨著漢軍騎士的襲擾,魏國此刻卻是無能為力。

機動騎士幾乎都已經盡數調集前線,三千精銳幽燕騎士也折損殆盡,現在的龐德所部精騎卻出人預料般的縱橫馳騁中原,仿若無人之境。

而曹彰戰死的消息也頓時猶如導火索般起了連鎖反應,令東、中兩線的局勢都不堪重負了。

經過群臣間的商討、真執,最終在劉曄的建議下,天子曹叡萬般無奈忍痛的下詔宣布,將即日起舉行遷都,以鄴城為都。

這一詔令剛下達,中原諸州一片嘩然。

遷都鄴城。

這說明了什麼?

預示著魏國持久經營的中原腹地將出現了破綻。

遷都鄴城等於收縮防線,日後將有河北為基。

等於將原本是以中原為根基的換成了河北之地,而中原卻成為了前哨所在。

自古皆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類的說法來將占據中原的王朝追溯為正統。

如今魏國遷都意欲著什麼?

他們魏軍無法抵禦漢軍的攻勢而遷都河北諸州,最終隻得閉守一方,偏安一隅。

反觀漢軍卻可以趁勢平定中原來宣示己方正統,若真的平定了中原諸州,在法理上也將具備無與倫比的優勢。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綱領也將更具有說服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路人女配修仙 我在木葉寫小說 穿成八零大佬掌中寶 魔法種族大穿越 夫人你又出名了 我被三個偏執大佬團寵了 洪荒釘釘老師 修真家族崛起記 我能采集天賦 最強紈絝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