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站著活下去(1 / 2)

加入書籤

夏日的斜陽從茂盛的參天古樹間灑落,知了仍舊在歇斯底裡的哀嚎,似乎在抗議著即將到來的黑夜,但不論如何,屬於明孝陵的一天即將結束了。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乃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後的合葬陵墓。

時值傍晚,遊客逐漸散去,明孝陵深處明樓與寶頂之間,兩個中年人似乎走累了,坐在寶頂旁邊的石頭上聊天。

寶頂之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寢宮,經文物局等有關部門采用先進的精密磁測,墓葬保存完好從未被盜過,神秘始終籠罩著明孝陵。

也就是說,歷經六百年風雨,太祖洪武皇帝仍舊平靜的在地下長眠。

「阿東,你覺得明朝因何而亡?」高個子抽出兩支煙遞給了身邊的同伴一支,然後深吸了一口道。

「肯定跟貪汙**脫不了乾係,老百姓沒活路了唄!不過據說當時黨爭也很厲害,有明亡於黨爭的說法。」孫圳東跟著點燃了香煙漫不經心的道。

自天啟末年開始,大明北方常年乾旱導致糧食絕產,朝廷不僅不賑災還加征賦稅,以至本就活不下去的北方百姓相繼揭竿起義,從陝西白水開始,星星之火很快呈燎原之勢。

從王二到紫金梁再到王嘉胤、闖王、闖將、八大王,而後什麼不沾泥、草上飛、滿天星等起義軍如雨後春筍般活躍在北方地區。

在官軍剿賊的過程中他們四處逃竄,而又在逃竄過程中搶掠一切可以讓他們活下去的資源,把大明的北方翻了個底兒朝天。

期間建虜六次扣關,掠奪大明邊鎮百姓,官軍主力又長期被農民軍拖延,再加上欠餉嚴重,官軍也開始掠奪平民,徹底爛掉的大明朝廷一步步走入深淵。

到了後來,即使有孫傳庭、盧象升、秦良玉這般的名將也是無力回天,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終於在內憂外患中轟然倒塌。

大個子夾著煙屁股深吸了一口道:「這麼說有點片麵了,根據我的研究,明朝滅亡至少有五個因素,其一政治**,其二土地高度集中,其三財政破產、加征三餉,其四水利失修導致災荒頻繁,其五軍製敗壞。」

「喲,陳教授開始講課了,來來來,學生孫圳東小板凳坐好了,請教授示下。」孫圳東坐在一塊石頭邊道。

他才沒功夫跟陳平爭辯,他一學外語的,以愛好去挑戰人家的職業,豈不是自取其辱。

陳平沒理會孫圳東的揶揄,而是望了望古樸破敗的陵墓寶頂道:「明朝開始走下坡路應該是從明英宗朱祁鎮的土木堡開始,到了萬歷末年徹底爛透。

萬歷皇帝朱翊鈞在位將近半個世紀,卻有三十年時間不上朝,朝廷中樞機構長期處於半癱瘓狀態,這也促使各派係官員們**加劇。

閹黨、齊黨、楚黨、浙黨、東林黨等朋黨在這段時間粉墨登場,拉開了長達數十年的權力鬥爭。

朱翊鈞還十分貪財,在位期間以開礦征稅為名大肆派遣宦官到各地搜刮,所到之處用民不聊生來形容都過猶不及。」

孫圳東聽到這兒就想為朱翊鈞鳴不平,他認為萬歷皇帝總比他孫子要好點,於是道:「老陳,我可聽說萬歷是因為不信任那些鍵盤俠們才這麼搞的,萬歷後期的幾次平叛戰爭,人朱翊鈞可都是自掏月要包了,你這麼說人家,小心咱倆腳底下的這位不樂意。」

各派係的官員如同後世占據道德製高點抨擊社會的鍵盤俠一樣,攻擊一切不屬於他們派係的官員。

最後代表大地主、官僚士紳的東林黨脫穎而出一家獨大,化身為縉紳集團的代言人,他們維護的也不再是百姓疾苦、江山社稷,而是自己手裡的權力以及口袋裡的金銀。

他們沆瀣一氣、貪汙**、中飽私囊,將忠臣扼殺、讓武將蒙冤,讓一切可以使大明帝國恢復元氣的努力化作灰燼,凡是不肯與他們同流合汙者都是他們攻擊的對象。

「嗬嗬,舉個栗子你就不這麼認為了,比如有人指著你家的房子說這裡有礦,讓你趕緊搬走並且不給任何賠償,當官的都跟他關係特好,你作為平民怎麼辦?」陳平一點也不惱,他太了解明史了。

「我尼瑪,憑什麼?想拆我家房子,怎麼說也得賠我個千八百萬吧!」孫圳東十分不爽的道,同時示意陳教授繼續講故事。

「憑什麼,就憑他是為皇帝辦事,你就是告到官府也沒人理你。

萬歷三大征更是耗盡了朝廷最後一點可憐的積蓄,十幾年後,薩爾滸之戰朝廷慘敗,萬歷兩腿一蹬將這爛攤子交給太子朱常洛。

泰昌帝朱常洛當了二十年的太子,隻繼位一個月就兩腿一蹬也見了閻王,於是爛攤子又落到了木匠皇帝朱由校手裡。

天啟皇帝在位七年,也乾了七年木匠活兒,學他爺爺不管政務,以至於權力幾乎全落入閹黨之手,其中以魏忠賢為最。」

「魏忠賢我知道,我看過一部叫繡春刀的電影,當時那魏忠賢一笑老子都起雞皮疙瘩。」孫圳東回想起了劇情中金士傑飾演的魏忠賢如是道。

陳平沒理會孫圳東,而是繼續說道:

「到了崇禎皇帝繼位時,這爛攤子就更爛了,雖然相比於他哥和他爺爺,崇禎帝確實更努力一點,起碼在政務上朱由檢可以與咱腳下這位比肩,不過這能力嘛,就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這時候,政治已經**到無以復加,土地兼並也嚴重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以四川為例,四川的田地蜀王一府占去了七成,還都是最肥沃的,軍屯占了兩成,眾多百姓隻占了一成,然而百姓卻要負擔起全四川的田賦。

不過這還隻是宗室,除了宗室還有勛戚,然後就是官僚地主、所謂的縉紳之家,他們固然比不上宗室勛戚,然而他們人多勢眾。

所以我們看到明末的電視劇,朝廷總是缺錢,就給人一種明朝很窮的印象,其實不然,明朝很富有,隻不過錢沒在老百姓手裡罷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也是倒黴催,在位十七年,年年有大災,沒錢修水利,導致底層百姓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大大降低,旱災、澇災、蝗災、瘟疫接踵而至,本就活不下去了,朝廷不僅不賑災,還加派遼餉、剿餉和練餉等所謂三餉。」

聽到這兒孫圳東又忍不住了:「瑪德,這不是官逼民反嗎?左右都是個死,若是我肯定就反了,既然官僚地主有錢,那就去搶他丫的。」

「嗬嗬,你聽我說完,後來朝廷又為了縮減開支裁撤了驛站,使本就苟延殘喘的數十萬驛卒成了無業遊民,李自成當時就在陝西米脂縣銀川驛當驛卒。

走投無路之下,李自成與當時早已成規模的其他幾夥兒起義軍匯合,振臂一呼,從此九州崩裂。

唉,這雖然不能完全怪崇禎,這小子當時不過十幾歲,但這鍋還是得他來背,沒法子,誰讓他是亡國之君呢?」

陳平說到此臉上說不出的惋惜,這一點也沒能逃脫孫圳東的法眼:「一手好牌打成這鳥樣子,你還惋惜個啥?改朝換代也是活該!」

陳平也不反駁,他性格平和一般很少生氣,見老友如此奚落他,也隻是看了一眼孫圳東,意味深長的道:「改朝換代就真的好嗎?如果你來選擇,是願意站著死,還是跪著生?」

「我……」孫圳東語塞。

他想脫口而出肯定選擇站著死,但隨即又覺站著說話不月要疼,古語有言好死不如賴活著,真到了那個節骨眼,又有幾個人有勇氣慷慨赴死呢?

轉念又一想,孫圳東才明白了陳平的意思,敢情老陳說的是接班的清朝吧!

留發不留頭的典故他還是知道的,想活著就得剃頭,想活著就得跪下叫主子,哪怕是剃成隻在後腦勺留下銅錢大小的的老鼠尾巴。

漢家子孫自然不肯屈服,所以才有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才有了廣州大屠殺、昆山大屠殺、川蜀大屠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聯盟宇宙群直播 偷梗之王 水滸之祝家莊逆襲 仙界師尊 我要來渡劫 我要做聖皇 鐵君 商界首富 許個願先 我的異能是完美復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