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會讀書的人,才會教書(1 / 2)

加入書籤

當年,祁翠萍也是從村小學直接考上滇中市一中初中部的牛人。隻不過,她趕上現代學生夢寐以求的好時候,高中沒畢業就不需要繼續讀書了。整個學校的學生不用等畢業,就可以響應號召去上山下鄉。祁翠萍的戶口是農村籍的,沒資格上山下鄉當知青,直接遣返村子生產隊參加生產勞動。

恢復高考那年,有幸和村子裡那些知青一樣報名參加高考的她,還必須繼續按照生產隊的安排正常出工勞動,可沒多少時間復習丟下多年的功課備考。

高考前一個月,經過祁正明多方努力爭取,並攬下生產隊裡屬於祁翠萍的勞動任務,在大隊支書祁正乾親自過問下,祁翠萍才從生產隊放下鋤頭,回家全力復習備考。

就算復習備考準備的如此倉促,又沒什麼像樣的復習資料,隻能翻出以前沒學習完成的課本進行復習,當年的高考沒能考出最佳成績,祁翠萍也殺出重圍,成為恢復高考後第一批大學生中的一員。

當時,村子裡那些刁難她的人眼睛都紅了,羨慕嫉妒恨啊。這個小老九怎麼那麼厲害呢,村子裡那些駐村知青都沒考上幾個,她怎麼說考就考上了呢?

在我國的高考史上,恢復高考後那幾次高考不是考試題目最難的高考。和後來那些年高考的考題相比,那兩年的高考考題難道實在不咋樣。如果拿來給祁琳她們這些高三學生作為模擬題練習,也許會被認為老師開玩笑,拿錯初中生的中考模擬題。

可是,隻有那幾次高考才真正稱得上是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那份激情和慘烈。全國各地紛紛出現的那種父子考生、夫妻考生、師生考生同時進考場,為各自的夢想和希望全力拚搏的豪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年那些高考背後的故事無法訴說。可以說,那幾年的高考,每一位高考生都是一個故事,都可以寫成一本書。

和那幾次高考相比,後來進入正常軌道的高考同樣競爭激烈,但對於每天都有新聞發生的社會來說實在太平淡無味了。高考,隻不過是參加高考那些相關人士,那些考生家庭們的高考,不可能再引起整個社會的高度關注。能引起更多人談興和稍微駐足聚焦的,無非就是每年考分出來後各省錄取線高低差異,各省市高考狀元考出個什麼妖孽的高分。

哪怕參加過高考的學生,無論快過那道坎考取大中專的,還是名落孫山的,過上幾年,讓他們再來回憶自己當年的高考也覺得興趣缺缺,除了枯燥無味的備考,沒多少值得追憶回味的東西值得玩味。絕大多數參加過高考的考生,幾年後還有幾個人能回憶起當年高考的作文題?嗬嗬,作者菌就想不起來了。讀者菌回憶下試試,能否想起來。

準備嚴重不足的祁翠萍殺出重圍,脫離農村人的身份上大學去了。從滇中師專中文係畢業,祁翠萍被分配回老家,在五區鎮上任教。僅僅四年,就坐穩骨乾教師的名頭。她做班主任帶出來那個班級,中考升學率遠遠高於其他班。

之後帶出的每一界學生都不像是鎮級初中該有的升學率。坐穩名師身份,成為鎮中學王牌教師。曾經有人問她教育學生的成功經驗、方法和體會,她說——隻有會讀書的人,才會教書。

祁翠萍總結自己教育心得體會那句話,打擊到一大批人後來人,一大批未來中國初中教育的中堅力量。1978恢復高考,高考進入正常軌道之後,隻能勉勉強強考上各地區師專,畢業後分配到各地初中從事教育工作的那些教師。他們和他們中學時代的同學比較,能稱得上是會讀書那批同齡學生嗎?

從會讀書(或者說是智商高低程度)的角度來衡量,那些通過正常高中學習,高考,進入各地師專學習,之後分配到各地中學從事初中教育的師專畢業生,他們屬於不會讀書的那批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夫人每天都在轟動全城 宦妃還朝 穿成反派大佬的小仙妻 醫妃,王爺枕上撩 邪帝狂妃:廢材逆天三小姐 哥哥們重生後把我寵翻天了 無敵從被女神暴揍開始 木葉之最強九尾人柱力 邊緣掌控者 開局逍遙駙馬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