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張尚儀的主意(上)(1 / 2)

加入書籤

大宋皇宮,毓秀殿。

劉貴妃的胎齡已過七月,兩名翰林禦醫分別搭了脈,都言之鑿鑿地說是個皇子,向太後和朱太妃自是緊張得不行,旁敲側擊地提醒官家,莫往毓秀宮就寢,隻怕貴妃早產。

趙煦九歲起就被皇祖母宣仁太後管束。

在這宮裡頭,他對先帝們留下的女人,都沒什麼好感。

不論是和宣仁太後一樣喜歡說道理的嫡母向太後,還是把那點兒心機掛在臉上的生母朱太妃。

偏這一陣,借著水患,朝堂上下又把黃河要不要從北邊再改道回來的議題,吵得趙煦腦瓜子生疼,甚至犯了一次心疾。

回到後宮,又聽嫡母與生母如此嘮叨,這血氣方剛的官家哪裡還有耐心。

「前朝不是朕的前朝,後宮不是朕的後宮。朕,不如趁自己還沒心氣鬱結到行不得路,直往陝西五路去,隨便挑一路,掛個經略使,帶著西軍兒郎們沖殺一番夏人,奪它個十幾座城寨回來,朕就算馬革裹屍了,也算有顏麵去見先帝。」

向太後聞言,怒叱一聲「官家怎可如此妄言」,眼淚就流了下來。

朱太妃更是哎呀哎呀地飲泣,先頭那口鳳團茶嗆到喉處,又令她劇烈咳嗽起來。

皇後孟氏,倒是沒那麼豐富的情感,隻將小帝姬攏在膝間,沉默地盯著一塵不染的青磚地。

每逢這樣的時候,趙煦看著一屋子晦氣麵孔的成年女眷,鼻子裡往往會似有若無地哼一聲,沖皇後臂彎裡的女兒福慶帝姬招招手:「帝姬來,爹爹帶你去劉貴妃那裡和妹妹玩,貴妃宮裡的點心,最好吃。」

青年天子,其實比他三歲的小女兒,更愛吃劉貴妃做的點心。

話說劉貴妃,倒是從上回被自己構陷的市井廚娘姚歡那裡? 學了一手調味思路。

酸味。

東京人本就嗜酸如命? 官家趙煦也是。官家平日下了朝,若在政事堂被幾個宰相聒噪得鬱悶? 吃一籠熱騰騰的酸餡兒饅頭? 氣能消去三成。

劉貴妃讓山楂背過鍋,宮裡自是不好再用此物。她便用梅子、陳皮和麥芽糖熬了糖漿? 封在罐子裡發酵一陣,再與蒸熟的蓮蓉、紅豆粒、米粉攪合? 摁在各色花樣的模子裡? 脫模後復蒸,成為酸甜可口的點心。

今日休沐,沒有早朝。

趙煦,起身時已交了辰時。

他昨夜? 按照自己的意願? 仍是宿在劉貴妃的毓秀宮。

劉貴妃分外小心自己肚裡的孩兒,倒是一會兒嬌哄、一會兒假嗔地,讓自己年輕的天子丈夫發乎情而止乎忍,隻飲了幾杯好酒,倆人耳鬢廝磨溫存片刻? 便安寢了。

早膳時,官家說酒意還淺淺地繞著頭腦。

劉貴妃忙命人端來一大碗漿水麵? 配兩碟梅子陳皮蓮蓉糕。

漿水麵是酸的,梅子糕也是酸的? 醒酒最合適。

晨光從門邊窗畔歡悅地撲進來,灑在飯桌上? 映得漿水麵的湯汁波光粼粼? 映得梅子米粉糕也亮晶晶的。

官家和劉貴妃? 一邊用膳,一邊說笑,琴瑟和鳴,與這開封城裡大部分非富即貴的人家一樣,詮釋了什麼叫妻不如妾。

正吃著,張尚儀踏著一地金色的光輝走到殿門外求見。

趙煦擱了筷子問:「尚儀何事?」

「稟官家,冬至近在眼前,官家要率臣工去祭祀,外命婦們亦要入宮,來拜見太後、太妃和皇後。妾因想著,貴妃月份已不小,怕經不得太多禮數之累,妾便翻閱了各項祖宗規矩,尋到通融之法,也先行稟過太後,得了應允。今日,妾便來毓秀宮,說與貴妃知悉。」

趙煦笑道:「尚儀費心了。」

劉貴妃也軟著嗓子道:「妾自從封了郡君,得尚儀照拂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在宮裡頭,妾早就將尚儀當作了娘家的長姐般。」

張尚儀莞爾,因見此刻殿內也沒外人,嗓子裡顯出一絲兒交心之意來:「貴妃平平安安的,官家就高興,官家高興,妾就知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暗戀休止符 本宮不想當皇後 武俠諸天大逃亡 人間有高手 失憶之王 楓武天下 我看直播從不打賞啊 創造神之遊戲 藏珠 神醫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