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她的淵源(上)(1 / 2)

加入書籤

大宋王朝立國不久,就以「四京」聞名。

東京開封,天子所居,煌煌正牌,其名也盛,其勢也煊,自不必多言。

另三處「京」都,則分別為:北京大名府,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

北京大名府乃,軍事重鎮,屯兵種糧,防禦遼國。

西京河南府,那繁華了千年的洛陽城,如今像是朝廷優撫致仕老臣的「後花園」、「乾休所」,澄澄蜿蜒的洛水兩岸,青山秀穀間,建有不少華美的樓閣庭院,堪比唐時長安的終南別業景象。

相形之下,南京應天府府衙所在的宋州,作為第一任君王趙匡胤的發跡之地,又占據水路要沖,經過趙宋王朝百多年的營建,商業氛圍和治學氣息,都十分濃厚。

從開封城到宋州城,走汴河水路,搭朝廷的官船,不過十來個時辰,一日半的光景。

邵清帶著官藥局的兩個小吏,坐船到宋州,查驗過南方藥戶運來的藥材後,邵清留下小吏在碼頭值守,自己則往應天書院去。

拜範仲淹的「慶歷新政」所賜,應天書院幾十年前就升為國子監,為了與開封、洛陽的國子監區分,應天書院被稱為「南京國子監」。

目下擔任判監事的,叫趙吟,也是趙家宗室一脈。邵清求見趙判監,呈上簡王趙似的問候信。

趙判監身在南京,心在朝堂,明了簡王在立儲之事上,也是可以爭一爭的,故而對邵清十分客氣。

再將那封信一讀,得知簡王竟是為南京國子監單獨留出一批藥材,不禁大喜,又有些不敢相信,看向邵清道:「邵提舉,這,這是官家的恩沐?」

邵清恭敬道:「自是官家允了的。今春物候異於往年,一入槐月,下官就與簡王稟報,夏令恐有熱疫,國子監、太學這樣的生員聚集處,務必多備藥品。南京國子監生員數倍於東京國子學,自也不能掉以輕心。趙公,下官帶著太府寺的公文,後頭兩日,南京留守司自會在碼頭接藥,運來書院。」

趙判監連連點頭:「多謝官家,多謝簡王,多謝邵提舉。老夫也勞煩邵提舉回京後,稟報官家與簡王,炎暑來襲之際,倘使書院學子們大半安好,老夫定也會率領司業、主簿和學子們,在城中施藥。」

邵清笑著應聲,又捏著分寸,斟酌言辭,提醒趙判監莫忘了書寫謝表,與本府邸報一道,提奏給官家。

如此說了一陣堂而皇之的公事,已過申時,趙判監覷一眼陪著坐在下首的晁司業。

晁司業心領神會,忙熱絡地與邵清道:「邵提舉,我宋州城雖比不得開封,也當得起名都之譽,在下陪著提舉,四處走走看看?」

邵清一臉受之無愧的坦然,拱手道:「昨日在西大橋,還未登岸,就聽聞豆蔻小女兒家們的琴歌陣陣,直如小燕喧喉,春鶯囀舌,其悅耳動心之處,更勝東京風華。待下了船,又被茶博士拉著,飲了一盞香茗。邵某當時便想,公務之餘,不知可有閒暇,能探訪南京城聽歌品茗的雅舍。」

晁司業聞言,不由嘀咕,俺滴娘來,這位提舉,看著斯文肅然,竟是一上來就大剌剌表明,自己喜歡的調調。

上座的趙判監,倒是暗贊一聲。

他心道,我們做東道主的,哎,就怕這些京城來的文士們假正經,或者忸忸怩怩,讓你琢磨半天,也不曉得他們是想先看古跡呢,還是先看人呢。就算是想先看人,是喜歡看大的呢,還是看小的呢。

這邵提舉的作派就很好,開口非常直接,而且說得很清楚。想去的地方,須是女孩兒撐場子,又能唱又能烹茶的。

章台勾欄,風月歡場,宋州城內的這些好地方,莫說晁司業,就是書院裡隨便找個弱冠之齡的學子來,他們也能如數家珍,熟門熟路地給你帶過去。

趙判監於是舒目展眉,笑吟吟道:「老夫明日在鹿鳴樓設宴,喚幾位學業有成的上舍生員,向邵提舉請教請教文章國事。今夜嘛,賢弟就鬆泛鬆泛,由晁司業作陪,引賢弟在城中用個便飯。」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暗戀休止符 本宮不想當皇後 武俠諸天大逃亡 人間有高手 失憶之王 楓武天下 我看直播從不打賞啊 創造神之遊戲 藏珠 神醫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