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初露鋒芒】(1 / 2)

加入書籤

翌日,清晨---

灣仔街道---

一名值守夜班的印度阿三,頭上包裹著高高的纏布,穿著大紅色的製服,挎著長槍,打著哈欠在樓宇門口看守崗位。

兩名巡警很是無聊地在街道上巡視,偶爾找個地方食支煙,偷個懶,

冷清的街頭隻有出早市的人在叫賣蔬菜,早點,除此之外就是打掃大街的清潔工人,以及在路邊紮攤買賣早報的小商販。

這個年代的香港,報刊雜誌絕對是人們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媒介,因此無論是上班族,還是那些有錢佬都喜歡在食早餐或者搭乘巴士,坐私家車的時候讀報。

通過讀早報可以得知這一天最勁爆的新聞消息,知道別人不曉得的八卦內幕,因此早報在各大類型的報刊雜誌中,銷量最好。

為了多賣報紙,多賺錢,這些賣報的小攤販就會起的很早,先到發行報刊的印刷廠取貨,然後拿到自己的攤位上甩賣。

別小看這種小買賣,一張報紙進價兩分錢,可以賣到五分錢,足足賺足一倍。

如果生意好的話,一天賣掉兩百份報紙,就能賺夠十塊錢,一個月就是三百塊,賺得比上班族還要多!

如果報紙賣不完,也可以低價賣給那些炒河粉,做肥腸的,讓他們拿了做打包紙,亦或者直接賣給廢紙收購點,這樣做多少又能收回一點本錢。

正因為這個年代賣報紙很賺錢,因此競爭也很激烈,除了你要有好的攤位之外,還要給社團和那些差佬交錢。

給社團的通常叫「保護費」,給差佬的叫「治安管理費」,有時候的名目是「衛生費」等等。

總之,你想要賣報,想要靠擺書報攤,就必須搞定黑白兩道。

除此之外,你還必須要勤勞,要有競爭意識,懂得哪種報紙書刊好賣,哪種容易壓貨,要與時俱進,在賣報紙之前先把報紙的內容了解一遍,隻有這樣你才能更好地推銷給那些買報的客人。

也就是說,這個年代擺攤賣報的,大多都是識文斷字,並且能讀得懂報紙,屬於有文化的一類人。

汪阿伯就是這類人。

汪阿伯今年五十歲,以前在大陸讀過私塾,四十年代的時候全家來到香港。

當時汪阿伯在工地做過工,也在碼頭扛過麻袋,更在酒樓端過盤子,可以說香港最底層的工作他都有做過。

最後汪阿伯發現,賣報紙是個很能賺錢的好生意,於是就靠著在碼頭做工時認識的江湖大佬,在這裡紮了一個攤子。

如今風吹雨打十幾年,汪阿伯業已把這門生意扌莫透,不但每天賺的錢要比同行多的多,還經常幫助同行處理他們賣不完的廢報。

此刻---

像往常一樣,汪阿伯用手指沾著唾沫,翻看報紙,把拿到手的報紙先大致通讀一遍,看看哪份報紙有勁爆消息,以便他擺在顯眼的地方充當今日的「頭牌」。

很快,汪阿伯就被一份報紙上麵的一則新聞給吸引住了。

他仔細地翻看了一遍,卻是這段時間銷售量暴跌的《星島日報》。

汪阿伯知道的,《星島日報》的武俠專欄太菜,總是斷更,被那些武俠迷嗤之為「太監日報」,因此現在銷量大跌。

換做以往,汪阿伯對於這個銷售量不太好的報紙也是不看好的,隻是進個五十份左右來賣,可是今天汪阿伯在看了上麵刊登的那篇新聞之後,突然有了決定,再把這份報紙進多三百份!

當得知汪阿伯要再進多三百份《星島日報》時,其它擺攤的同行不禁笑話他---

「進那麼多乾嘛?包肥腸嗎?」

「是啊,大家都知《星島日報》賣不動的!」

「汪阿伯,看起來這次你要砸招牌了!」

對於這些譏笑和嘲諷,汪阿伯置之不理,隻是吩咐幫忙打下手的兒子,「去,再進多三百份!」

……

隨著時間的推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超時空武道 大秦從擁兵自重開始 他人練武我修仙 小師弟別浪 從流浪歌手到天王巨星 我不是道祖呀 我身邊的中二病患者 文人成聖 從零開始打造大海 我哥哥實在是太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