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水上棚屋】(1 / 2)

加入書籤

香港,維多利亞港---

六十年代的香港維多利亞港經常會有各式各樣的遊輪在這裡渡過,更有很多傳統的漁家小船遊弋在港口邊緣,用他們打撈的海魚與海鮮,與岸上的人置換生活用品。

這些常年寄宿在漁船上的港人,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疍民」。

前世的時候,香港明星郭富城曾經拍攝過一部反映「疍民」生活的勵誌片,名字叫《浮城大亨》,故事講述的就是一個生活在香港最底層的「疍民」,如何奮鬥成為一代金融大亨。

實際上,六十年代的香港「疍民」所生活的環境比電影中所描述的還要殘酷。

他們很多人一輩子生活在海上,沒身份,沒地位,有的甚至連姓名都沒有。

如果說這個年代的香港人屬於僅次於英國人的二等公民,那些外來的印度阿三,以及南洋人屬於三等公民的話,那麼這個年代的「疍民」,甚至連三等公民都不如---而那個被英國水兵侵害的漁家女「阿蘭」,就是個「疍民」!

……

傍晚,河邊---

作為《星島日報》的記者,蘇定賢搭乘舢板朝著漁家女阿蘭所在的水上棚屋行駛而去。

夜色中的香江彌漫著淡淡的海霧,蘇定賢扌莫出一支煙,點燃,迎著夜風悠然地抽了一口。

一百多年前的香港大澳島,有一些漂流海上打魚為生的疍民和客家人,在這裡停留下來,他們用木材在灘塗上打樁建屋,慢慢的在河湧上建起了連綿成片的水上棚屋。

他們搖著舢板出入,打魚曬鹽,養家糊口,繁衍生息至今。

就在蘇定賢遐思的時候,搖船的大哥對蘇定賢說:「記者先生,阿蘭的家到了!」

蘇定賢放眼看去,果真,眼前出現一片連綿不絕的水上棚屋。

「那一棟就是阿蘭的家,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人?」搖船的大哥是個熱心人,把船靠近之後,就朝著那棚屋大喊:「有沒有人?來客人了!是城裡的大記者!」

嘎吱一聲,那棚戶的一扇窗戶打開,露出一張憔悴的臉,是個上了歲數的婦人。

蘇定賢謝了那位大哥,又付了船錢,這才提了還留著餘熱的蛋撻,跨步上了棚屋的走廊上。

棚屋的門打開,鑽出來兩個小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都長得又黑又瘦,穿著簡陋的帶著補丁的衣服,目光好奇地看著蘇定賢,還有蘇定賢手中提著的蛋撻點心。

蘇定賢直接把提著的蛋撻遞過去道:「給你們吃,很香的。」

小男孩猶豫著,躲在門口偷偷吞了一下口水。

小女孩則躲在小男孩背後,把小指頭塞在嘴巴裡,流著口水,眼睛一閃一閃的。

蘇定賢又說:「拿著啊,真是送給你們吃的。」

饞嘴的小女孩就推了小男孩一下,小男孩這才大著膽子上前接過了蘇定賢手中的蛋撻。

「你們家大人呢?」蘇定賢問。

「阿奶,有人找你!」小男孩回頭沖屋裡還道。

須臾---

嘎吱一聲,就見一個消瘦的身影從棚屋內走出來,三十七八歲的年紀,皮膚有些黝黑,一臉的憔悴,穿著一襲海上人家常見的粗布褂子,下麵是一條同樣用粗布做的黑色寬腿褲,光著腳。

蘇定賢知道,這些海上人家稱呼「阿奶」其實就是「阿媽」的意思,而往往很多海上人家都是沒有男丁的,因為男丁大多出海捕魚,要麼就是出了事故,葬身大海。

很顯然,眼前這位婦人就是這倆小孩的母親,也是漁家女阿蘭的母親。

婦人身體狀況似乎不太好,臉色憔悴蒼白,還不斷喘氣咳嗽,才走了幾步路,就手扶著門框,看著蘇定賢,一臉的不好意思說道:「對不起啊,我身體不舒服,您是---」

蘇定賢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和氣一些,善良一些,沖著婦人笑了笑說道:「你是阿蘭的阿奶嗎,我是來找阿蘭的。」

「找阿蘭?找她做什麼?」婦人憔悴的臉上露出一絲警惕,原本無神的眼睛更是緊盯著蘇定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超時空武道 大秦從擁兵自重開始 他人練武我修仙 小師弟別浪 從流浪歌手到天王巨星 我不是道祖呀 我身邊的中二病患者 文人成聖 從零開始打造大海 我哥哥實在是太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