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 上上策(1 / 2)

加入書籤

如何利用小行星?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

人類生物在一個唯物的、依靠自然規律維持運轉的世界。對天文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一個星係從無到有,同樣遵循著某些物理規律。

比如說,相對較重的分子原子,集中在靠近太陽的區域,最終形成了幾大類地行星;相對較輕的分子原子,則大多分布在中太陽係和外太陽係。

所以,四顆類地行星雖有這樣那樣的不同,但它們都是擁有固態表麵的行星,而從木星開始,則是以氣態為主。

來自太陽係邊緣的小行星就更不必說了,雖然體積很大,可它們的成分和彗星一樣,都是巨大的「髒雪球」,既少量的水冰和大量的固態氣體。

這樣的小天體可以做什麼?

很簡單,可以用它們,充實火星的質量!

這是一個耗時極長,工程量也極大的超級工程,人類將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不斷將飛向地球的小行星推向火星。

小行星內蘊含的水,可以形成火星的海洋;小行星內蘊含的氣體,可以充實火星的大氣層。

當火星擁有足夠厚實的大氣時,人類再著手調整火星大氣層的氣體成分,最終令火星擁有類似於地球的宜居環境。

鑒於火星的軌道位置,很多人認為,維持火星的宜居環境需要極高的成本,對人類來說屬於得不償失。

但北都從來不缺改天換地的決心,既能解決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又能將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生存的宜居星,何樂而不為?

偉大的航天先驅齊奧爾科夫斯基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

改造火星確實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然而這卻是人類走出地球,走向深空的第一步,若是連這一步都不肯邁出去,還談什麼宇宙深空?

距離小行星抵達內太陽係還有很長時間,但北都已經迫不及待,一艘又一艘守護神接到命令,飛向遙遠的太陽係邊緣,它們在預定目標附近脫離超光速,用一點時間仔細測算小行星的飛行軌跡,勾勒它們今後的飛行軌道。

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工作。

說簡單,是因為隻要準確測定小行星的飛行軌跡,就能用簡單的計算,獲得它的精確軌道。

說復雜,是一旦小行星在飛行過程中靠近某顆行星,其軌道就會受行星引力的影響,出現更加復雜的變化,計算的時候,必須把其他天體的乾擾也考慮進去。

當然了,這隻是對普通人而言,對於真正的學者,不管哪一樣都很簡單。

測定完小行星的軌道之後,才到真正復雜的部分——專業人員必須對小行星的軌道進行深入分析,確定在什麼時候、哪一個階段實施乾預,才能用最簡單的手段,讓小行星飛向火星。

正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裡,越是早期乾預,對軌道的影響就越大,但同樣的,早期乾預不確定的東西太多,很可能輕輕捅一手指頭,就偏離預定的軌道。

簡單點說,早期乾預精確度必須要高,後期乾預則不需要那麼精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種田係修仙 我在異界有靠山 突然獲得超能力是什麼體驗 我真的是修仙大佬 我的體內有仙寵 諸天名校 重生之至尊醫仙 杯酒予君 我真是天命之子 怪物走私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