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難道人生就這樣算了嗎?(1 / 2)

加入書籤

課程還在繼續。

武藏純一郎教授把黑框眼鏡向上抬了抬,看向前排一名女生,映像係女神,夏目未央。

「接下來,請夏目同學講講她的想法。」武藏教授一改剛才的嚴肅,笑著說道:「夏目,看你的了。」

所謂女神,就是衣品共人品一色,智慧與氣質齊飛的意思。

女神未必最美,但一定格外出挑。

懂得享受五星級大酒店的奢華,也不會抱怨民宿小館的簡樸,坐得下私人飛機,也擠的了末班電車。

當然了,這些隻是這具身體原主人對夏目未央的觀感。

此時此刻的上杉平介,思維已經完全不同了。

在兩世為人的他看來,夏目未央是個比較漂亮的年輕女生,氣質出挑,或許日後有成為女神的潛力,但現在她還青澀了些。

夏目未央眉頭輕鎖,又很快舒展開,聲音十分動人說道:「其實,電梯靠右側站立的並不隻有我們大阪府,奈良縣,和歌山縣,兵庫縣,德島縣,高知縣,也是靠右站的。」

「另外除了以關東地區為代表的左側站立,關西地區為代表的右側站立之外,還存在第三種站立方式,那就是京都地區,在京都,人們可以隨意站立,如果前麵的人站在右側,那麼其他人便會跟隨在右側,反之亦然…」

哈~

原來如此…

還可以隨意選擇左右嗎?

京都人民還真是傲嬌呢。

骨子裡,京都人應該是歧視大阪和東京的吧?

上杉平介麵帶微笑,感覺自己又學習了一個有趣的冷知識。

地域歧視並非某個國家的特產,全世界普遍存在,日本自然也不例外。

例如,東京人認為,大阪人嗓門大,關西口音非常奇怪且粗魯。

大阪的街道很髒,人們喜歡隨地亂扔煙頭垃圾,還常常無視交通信號燈橫穿馬路。

大阪大媽全是卷發加豹紋的打扮,俗不可耐。

而大阪人嘲笑東京人刻板,不通人情世故,就像一群會走路的機器。

物價貴得要死不說,買東西還不能討價還價,在街上遇到麻煩,連個主動幫忙的人都沒有,各掃門前雪。

曾經有電視台做過實驗,在東京和大阪的街頭,各擺上一隻魚缸,裡麵放入二十尾活魚,豎起牌子,讓人們免費來拿。

東京群眾看到之後覺得困惑,既然免費贈送,為何不提供抓魚的網子和放魚的編織袋呢?

人們不解的搖了搖頭,體麵的四散走開了。

與此同時,大阪群眾也發現了免費贈送的魚,他們一擁而上,目露精光,大爺大媽紛紛卷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不顧水花四濺,伸手去撈。

短短一分鍾之內,就把魚缸裡的魚搶光了,搶光了,搶光了…

要是你曾經去過這兩座城市,並且短暫生活過,就會發現它們真的很不一樣。

東京冷漠,但是服務專業而精確,大阪更有人情味,同時也伴隨著些許混亂和隨性。

有人說,大阪是全日本民風最像華夏的城市。

以上杉平介這段時間的親身經歷來看,這種說法有一點道理。

至於京都,大概每一個華夏人想到這座城市的時候,除了覺得當地人表麵謙遜,內心傲嬌之外,也會懷著幾分淡淡的遺憾吧。

公元七百九十四年,京都仿大唐長安而建。

相比氣勢恢宏的長安城,京都街道狹窄,建築精致。

雖然都是古老東方建築風格的典範,但京都始終透著一種島國的小家子氣。

轉眼間滄海桑田,一千多年時光飛逝。

京都依然是京都,它保留著十幾個世紀以來的街道布局,沉靜悠然的市井外貌,隨處可見寺廟神社,人們的生活精致而優雅。

而一海之隔的華夏,卻遭受了太多苦難和浩劫。

每一次浩劫過後,都令祖先留下的遺產損失慘重。

至今,已十不存一。

看看如今麵目全非的華夏首都,再看看千年來始終未變的日本京都,也不知你是否會懷念那些被拆掉的城牆。

如果城牆還在,那些老建築還在,華夏遊客麵對京都,麵對羅馬,麵對雅典,麵對世界上任何一座文明古城的時候,心裡應該都會多幾分氣定神閒吧。

這就好比你去青藏高原走一圈,博覽無數俊美雪山湖泊。

遠眺過八千零二十七米的希夏邦馬,在八千八百四十八米的珠穆朗瑪腳下紮過營。

回頭,你再去歐洲,麵對阿爾卑斯山的時候。

去美洲,麵對安第斯山的時候。

去日本,麵對富士山的時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神臨戰地 全能大佬來了 變成橘貓被出租 上神她人設崩了 這個修士太囂張 鬥破之最強武魂 希靈帝國 我是唯一的修仙大佬 成為主角老爹那檔事 我不是不可名狀的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