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蕭投謝氏歸北府 苻臨淝水敗西呼(1 / 2)

加入書籤

劉牢之既離下邳歸廣陵,蕭副子聞秦主苻堅已至項城,秦軍大集,以其父蕭鎋為太守之下邳近項城,恐秦軍大舉進攻,下邳不支,乃將部曲盡付其父好友戴遁,自淮陰急歸下邳。不久慕容垂、石越攻下邳,蕭氏父子以眾寡不敵,城中糧秣不足,乃於秦軍攻到之前,率軍民南走,遂至廣陵投謝玄。不久,秦主苻堅與其弟苻融,秘率八千精騎馳至壽春。隨後,已至項城之青冀梁三州兵開赴壽春,梁州屬郡魏興太守朱序受命先發,於途中遣人赴廣陵密報,謝玄乃知秦主已至壽春,秦軍即將大集壽春,於是便遣劉牢之率北府兵三萬,蕭氏父子率其所部,齊赴前方偵察禦敵。

晉軍於洛澗與率軍探路之秦將梁成相遇,乘夜偷襲,遂一舉贏得洛澗大捷。凱旋歸至廣陵,謝玄大喜,乃命嘉獎劉、蕭,即遣人赴合肥,邀桓伊共攻壽春;一麵以秦軍大集壽春,遣信使赴晉廷報告。

此前蕭儁在建康,既聞彭城失陷,其子樂子與戴逯雙雙遇難,自是悲悼不已;後復聞秦軍大集項城,而其弟已失下邳,不禁大急,乃向執政謝安請辭尚書五兵郎,道願歸晉陵為朝廷募兵。謝安感其誠,乃為其請旨於晉帝,道蕭郎中有沈勁之誌,不可不酬其心。

於是朝旨下達,道:「尚書五兵郎儁,痛失愛子於彭城之役,今其弟下邳太守鎋,復以寡不敵眾,痛失下邳,儁乃有為朝廷回鄉募兵之心。儁忠誠如此,朕心甚憫之!故命儁不必請辭,即以尚書郎返鄉募兵,如吳興沈世堅故事。」

蕭儁回鄉募得五千兵,便命人至廣陵投書謝玄,道願率軍受調度。謝玄大喜,乃命儁即率部曲赴廣陵,為抗秦效力。

蕭儁與蕭鎋兄弟,自數年前儁至下邳相訪重見,嗣後儁赴淮陰扶父柩南歸,忽忽已數年未見,至此重逢於廣陵,自是大喜。蕭鎋父子與蕭儁道及樂子不幸於彭城,猶自涕泣,道「愧對兄長」、「愧對伯父」雲。蕭儁卻道:「我兒『捐軀赴國難』,自是『視死忽如歸』!亦何憾哉?」

謝玄信使入都,向玄叔父中書監、錄尚書事、揚州刺史謝安呈上信箋。安展信讀畢,乃上書晉帝,道:

「臣安啟:

秦軍大集壽春,數可二十萬,王師前鋒雖於洛澗大捷,然秦人已渡淮臨淝水,若不以大軍相阻,彼必渡淝而東!我淝水與中瀆水之間無堅城,秦人渡淝之後,將沿中瀆水直下廣陵。廣陵雖有兗州兵八萬,究是孤城,而秦軍後繼諸州郡兵皆集項城,猶有數十萬眾,使其皆渡淮淝,南下圍廣陵城,兗州勢必不支,胡馬臨江,將在異日!

臣弟左軍將軍石,雖未履臨疆埸,於前鋒都督兗州刺史玄,為叔父之尊,若率台軍赴廣陵為征討大都督,以節製兗豫諸軍,當差可抵禦壽春秦師,不使其渡淝而東。彼不能渡淝得誌於東,久之師老兵疲,糧秣不濟,其大軍必北返,則收復壽春之時也。陛下察之。」

晉帝司馬曜上年虛歲滿十九,行將弱冠,褚太後乃結束臨朝,還政於帝。親政以來,司馬曜常忌憚謝安獨掌大權,雖其姊夫王獻之出任中書令有年,然獻之優遊名士,雖居高位而不事事,並不能與安爭權。至此謝安上書,請用其弟謝石為抗秦征討大都督,乃依言下詔,卻以安職兼內外,過於勞苦,免其揚州刺史,以同母弟會稽王司馬道子繼任。不日,為安撫謝安,且使王獻之獨掌中書省,晉帝復以安多年來監中書省事勞苦,下詔升其職為司徒。

謝石率晉廷台軍至廣陵,便命謝玄率劉牢之諸將仍赴洛澗,且邀豫州刺史桓伊北上,偕兗州北府兵,與秦軍會戰壽春。謝玄即率北府兵至洛澗東,臨岸紮下營壘。不日,謝石率台軍亦至,晉軍晝間操練,夜擊刁鬥,枕戈待旦。

此日忽有人於營門求見,道自壽春來,有要事相告。謝石正與謝玄議事,聞之大喜,乃命延入。那人入帥帳,謝氏叔侄皆是一驚,原來來者不是他人,正是襄陽之役中被俘入秦多年之朱序!

朱序隻略寒暄,便道:「秦主已至襄陽,諸軍亦集,眾可二十萬。秦諸州郡之兵,猶在往項城集結,合壽春之軍,總數將有百萬!今秦青冀梁三州兵,已在項城赴壽春之途中,王師當急與之戰,否則秦軍盡至壽春,便無能為也!」

謝石拱手道:「叔庠,秦軍勢大,何以不渡淝水?」

叔庠為朱序字,序被俘入秦久矣,故謝石以表字相稱以示敬重,不稱其在晉舊職襄陽太守。朱序道:「以壽春以東無大城屯兵故也,且秦軍於洛澗之役喪敗,秦主亦心驚,以王師北府兵為雄師,故不敢輕率渡淝。」

稍頓,朱序復道:「今當急乘秦人心怯,便赴淝水東岸,與之相持。便倚淝水與洛澗之間為甌脫,亦是非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在很久之前 星際戰神穿成假千金在古代殺瘋了 南湘一顧 我們一切安好 四合院:我是升級版許大茂 夜與牡丹 一步一積累,我在末世建造安全區 末世殺戮:東瀛核汙之變異 異界之大燕風華 師尊,我真沒去醉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