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雙劍之爭(1 / 2)

加入書籤

神劍薛仁義,十八歲習武,五年之後修為登堂入室,三十五歲名動一方,五十歲開創薛家。這就是薛仁義一生的大致經過,而對他影響深遠的一件事就發生在他二十五歲那年。

當時他已經是小有成就了,而此時正是蒙古族攻打宋朝的時候,由於家處北方,因此他的家鄉經常受到蒙古人的襲擊。為了保衛家園,作為儒家傳人的薛仁義當然得挺身而出了,經常擊殺前來襲擊的蒙古士兵。

也許是薛仁義的所作所為激怒了蒙古人,就在薛仁義再次擊殺了一隊蒙古士兵之後,噩夢終於降臨了。

整整一千人,而且是久經戰陣的軍人,這怎麼可能是還年輕的薛仁義所能夠對付的。因此在一番血戰之後,雖然他自己殺出了重圍,但是他的家鄉,他所生活的小鎮卻被屠戮一空。他的父母,兄弟,甚至是妻子與年僅三歲的兒子,全部被殺。這個打擊對於薛仁義是巨大的,隻是卻沒有打倒他,反而是讓薛仁義更加堅強了起來。

為了復仇,薛仁義修煉的更加努力了。而且可能是因為他的功法就是在儒家典籍之中發現的,因此他也就留下了一個習慣,喜歡收集各種儒家典籍,這種習慣就是在他背井離鄉的時候也沒有放棄。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在偶然救了一個書生的時候,書生想要報答他,而他隻是收了書生的幾本儒家典籍而已。隻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其中竟然夾雜著一部劍法。

那部劍法的名字叫《春秋劍法》,正是一部儒家傳承的劍法。得到劍法之後,薛仁義可謂是如虎添翼,在苦修數年之後,再次行走江湖,一邊修行一邊擊殺蒙古士兵。

終於,在他三十五歲的時候,成為了一名在江湖上也頗有名氣的武者。之後隨著蒙古大軍的強大攻勢,薛仁義也不得不小心謹慎起來,最後更是在宋朝滅亡之後,選擇了隱居。隻是他的報仇之心卻沒有失去,知道自己一人無法報仇,因此就創立了薛家。

在他創立薛家的時候,正是老一輩武者逝去,新生代武者崛起的時候。隨著中原五絕還有神雕俠等人的消失,新一代武林頂級高手出現了,而薛仁義正是其中之一。

當初武林之中在五絕消逝之後,評價出了三王六俠,而薛仁義正是六俠之中的劍俠。當時這九人可謂是武林之中最頂尖的高手了,成為了武林新一代的領軍人物。

後來薛仁義遊歷天下,在來到泰山的時候有感於漢人江山丟失,已被妖魔霸占,竟然進入頓悟狀態,最後領悟出了一套劍法《除妖神劍決》,之所以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有一天,憑借這套劍法可以驅除元朝這個妖魔。

之後又經過數年時間的完善,終於是讓《除妖神劍決》成為了超一流的劍法,而薛仁義也憑借這套劍法達到了人生的巔峰,被人稱之為神劍。

可以說,神劍薛家的一半威名都是靠的這部劍法取得的,由此可見它的不凡。當為一部傳世的武學經典。

現在薛允成所使用的劍法正是「春秋劍法」。正所謂一劍春去,二劍秋來,春去秋來演化人間滄桑。雖然薛允成的每一劍都很平凡,沒有任何的精妙之處,但是每一劍卻翩翩給莫聲穀帶來了莫大的壓力。一劍忽快,一劍忽慢,時緩時急讓莫聲穀抓不住規律,這種情況讓莫聲穀感覺很是憋屈。

麵對薛允成的春秋劍法,莫聲穀有一種有力使不出的感覺,仿佛一拳擊出,最後卻擊打在空氣之中一般。

這一場戰鬥不是莫聲穀打過的最艱難的一次,但是卻是最憋屈的一次,一次次的進攻都讓薛允成不費力的擋了回去。雖然很想全力出手,直接一劍轟過去,什麼春秋劍法,夏冬劍法的,全部暴力破去。但是,莫聲穀知道,一旦那樣做了,那以後也很難找到機會與這種見到高手對戰了。

戰到現在莫聲穀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在劍道修為是的確不如薛允成。

「大師哥,七弟看起來有些危險啊。」在一旁觀戰的俞蓮舟有些擔心的說道。

「是啊,這個薛允成也的確厲害,可以說在頂級武者之中已經鮮有對手了。到現在為止他也一直在帶動著場上的節奏,讓七弟不知不覺的落入了他設下的陷阱之中了。」見到薛允成的戰鬥智慧,宋遠橋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這場要是再輸那我們就是已經輸三場了,到時候我們就危險了。」俞蓮舟對於現在的形似很是擔憂。

「我們要相信七弟。」宋遠橋給了自己一個安慰。

……

這一次莫聲穀可謂是真正見識到了一流劍法的真正威力。也許隻有真正的劍客才能夠發揮出劍法的威力吧。

之前莫聲穀也不是沒有和使用一流劍法的武者戰鬥過,隻是卻從來沒有過這次這種感覺,這也是莫聲穀第一次見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劍道高手。他們憑借的不僅僅是高明的劍法,更是對於劍道的感悟。

眼看著無法攻破對手的防禦,莫聲穀也就不再浪費精力經過,轉而變為了防守的一方,同時感悟著薛允成所使用的劍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快穿之宿主每天都在崩劇情 是他過分寵溺 貴妃今天又作死了 重生後她成了暴君的掌中珠 我被大佬們養成了團寵 惡毒女配每天都在艱難求生 精分大佬她在線裝窮 暴躁大佬他又來賣乖 敢跟五個大佬搶妹妹 穿書後我給反派當繼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