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少年不怕遠征難(1 / 2)

加入書籤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夏。。。吳郡(假)司馬富春孫堅召募精勇,得千餘人,助州郡討許生。

冬,十一月,臧旻、陳寅大破生於會稽,斬之。十二月,鮮卑入北地,太守夏育率屠各追擊,破之。遷育為護烏桓校尉。鮮卑又寇並州。司空唐珍罷,以永樂少府許訓為司空。

——《資治通鑒》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也,蓋漢相國參之後。。。年二十(公元174年),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縣尉),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後數月,靈帝愛幸小黃門蹇碩叔父夜行,即殺之。京師斂夡,莫敢犯者。近習寵臣鹹疾之,然不能傷,於是共稱薦之,故遷為頓丘令。

——《續漢書袁紹曹操列傳》

新月當空,大樹鄉,張虎莊中。

盧植連續趕了半個月的車,非常疲倦,隻向鄉中名士長者們敬了酒,再受了徒弟們集體敬酒,便草草吃些肉飯,早早睡下。名士長者們跟一群青少年共同語言不多,故而也早早立場。

宴會的氛圍反而更加熱鬧。

高高燃起的火盆,烤的整個廳堂皆暖,其上是一個陶壺,煮著濁酒。師兄弟們,將榻席移近,圍繞著火盆,互相敬酒、猜拳、鬥詩、博戲。隻是卻分為兩個不太明顯的人群,一群以酈炎、劉慶等文士為首,一群以公孫瓚等善武者為首。善文者講究一言一行皆和禮數,看不慣善武者粗魯、隨意,善武者看不慣善文者的繁文縟節。

唯有張庚坐在稍後的位置,陰暗著臉,看不出喜怒,慢悠悠地喝著酒。

酈炎喝得暈乎暈乎地,在師弟們的起哄下,站起身來,賦詩一首。

那邊,公孫瓚取出寶劍,來了一段鋒芒畢露地劍武。

這邊,劉慶做了一副對聯,那邊田楷講述戍邊殺敵的故事。。。

劉備,先向張虎、酈炎、酈玄讓、公孫瓚、田楷等人敬了酒,接著走了一圈,喝了十幾杯。漢代的酒,度數低,狀如米酒,度如啤酒,杯子不大,倒不覺醉。

眾人見他海量,都不敢來招惹。

劉備倒是有時間細細考慮一些事:「到底誰把我的名字,列入到緣邊甲士名單?劉德廣是裡長,劉子敬是鄉有秩,此事非他二人莫屬。大漢子民從十五歲開始繳納算賦,從二十三歲開始戍邊,可翻了年我才十五,便是鄉裡列入甲士或積射士、騎士名單,縣裡怎麼通得過?

難道他們為了將我列入名單,向縣裡使錢了?這兩人為了弄死我,可真是不遺餘力啊!」

「玄德,玄德,該你了!」

「什麼情況?」

「該你表演節目啦,舞劍或是做詩?」

師兄弟們大多數以為劉備會跟公孫瓚一樣,舞劍助興。

劉備:「做詩吧,我想想。有了

少年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閒。

燕山逶迤騰細浪,太行磅礴走泥丸。

。。。」

描述行路之難的詩歌,給他前世印象最深的,便是李白的《行路難》,毛爺爺的《長征》《過婁山關》。詩文肯定是李詩仙做得好,然而兩位詩人在詩中透露的態度有本質的差別,李白遇到困難「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直呼「行路難、行路難」。毛爺爺卻寫「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閒」,把艱苦的長征寫成騰細浪、走泥丸。

不同的人生態度,遇到困難時的樂觀程度差異,或許是唐明皇不用詩仙的重要原因吧。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娛樂大電影時代 帶著龍珠到漫威 我有一座恐怖屋 從流量到巨星 神武帝尊 無限之直麵恐懼 1950香江大亨 絕地氪金 從獵人世界開始的獵人 我隻是個不用奮鬥的小白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