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陶恭祖出其不意(1 / 2)

加入書籤

幽州刺史陶謙軍隊,駐紮在沮陽西北、燕山山脈餘脈南麓的土木鄉,此處有堡、有鄉、有亭、有裡,背靠山脈、麵向平原,北控山嶺,位居要道,居於上穀中部平原的中心位置,兵法中的「通衢之地」。東麵100裡為居庸關,東南30裡為郡治沮陽,西麵60裡為雞鳴驛,80裡為下落縣,北麵翻越長安嶺100餘裡為祁縣。

僅僅觀此駐紮之地,就知道州刺史陶謙懂軍事、明地理。

「下落縣令屬下五官掾劉備字玄德求見。」劉備風塵仆仆,快馬加鞭來到土木鄉已是日落時分。

「你抬起頭來!哈,有趣,牽縣令竟然讓一個娃娃前來送信!讓一個娃娃做五官掾!你們縣裡沒人了嗎?」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年輕就是陶謙不信任劉備的理由。

「鮮卑圍城,屬下斬首十餘級,又有其他功勞,牽君謬愛,以為五官掾。」

「你有何事?」陶謙並不打算與一個小小的五官掾多言語。

「牽君有書信、地圖在此,請陶公一閱。」

陶謙仔細看了一陣,態度大變,親切的說:「原來玄德是博士盧子乾之高徒!守城屢立功勞、又有籌劃之功,英雄出少年啊,自當得縣門下五官掾!

以後勿叫陶公,僭越了不好!」

一般曾當過三公者或者年齡很大、威望很高的長者,才可稱某公,陶謙隻能尊稱陶方伯、陶君,一般也可稱陶刺史。

陶謙:「行軍勞累,大家先下去休息。玄德跟我來。」

走到營外,隻有曹豹、公孫瓚等數人相從:「你怎麼斷定張太守必敗?我追之必勝?」

東漢的州郡關係很獨特。作為上穀太守,張平仲秩比兩千石,做縣令的牽穆秩千石,反而是陶謙這個幽州刺史俸祿最低,秩六百石。這事情既然涉及到幾名中高級官員,由不得陶謙不懷疑、不謹慎,畢竟牽縣令與他並無關係,信中的方案算是交淺言深啦!

劉備將牽縣令和自己的看法,糅合在一起,就這地圖,仔細分析,末了說:「情況就是這樣,方伯熟知軍事,找熟悉地理的向導,一問便知!若難以決斷,可先屯兵長安嶺附近,打聽張太守那邊消息,再做決斷。。。」

夜光如水,陶謙把人留在外堂,自己一個關在屋子裡,飯也不吃,誰也不見。

他反復盤算,若采取牽穆、劉備的建議,等張平仲的消息傳來,再進兵追擊,怕是鮮卑精銳已經逃走,隻能追上些糧草、輜重、百姓,戰功必不大。

當然戰功不大也有好處,風險也小!

他已經虛歲44了,在縣令、刺史上蹉跎時間太久,始終當不了郡守或九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他父親,也不過四十多歲就去世了。陶謙不知道他的人生還有多少個十年,一個或者兩個?或者也如父親一般,不到五十而逝?

為什麼升不上去?根本上一是關係不到位,二是功勞不夠大。朝中汝南袁氏、弘農楊氏等,公卿輩出,可又有多大的功勞,多大的能耐?還不是因為長期位居中樞,故而近水樓台先得月!他就難很多了,父親生前隻是餘姚縣長,繼而早逝,導致童年幾乎放羊。嶽父是兩千石的高官,卻早就退休。陶謙考入太學後,嶽父給了很大支持,動用老關係,在事業初期,給了不少支持,加上自己也努力,這才當上州郡屬吏。

可惜嶽父也早已亡故,這些年,自己從濟北國盧縣令,到幽州刺史,在中級官員(相當於廳級)的幾個職務上輾轉反側了近十年。例如同州的青年才俊朱俊,前前後後,花了上千金疏通關係、打點上下,這才終於舉孝廉,升蘭陵令。可要再往上一步,卻需要熬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比登天還難。

東漢十三州,106個郡國(郡太守、國相大概相當於後世的副部級),每一個都是香饃饃,至少上千人爭破頭顱想上!沒有特殊的關係,沒有過人的業績,朝廷諸公為何選你,不選他?憑什麼上得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娛樂大電影時代 帶著龍珠到漫威 我有一座恐怖屋 從流量到巨星 神武帝尊 無限之直麵恐懼 1950香江大亨 絕地氪金 從獵人世界開始的獵人 我隻是個不用奮鬥的小白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