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2 / 2)

加入書籤

「兩個騷蹄子,不知節製」蔡璿捂著發燒的臉,飛也似地跑了

移步外院書房,點上燈

作為大儒蔡邕之女,蔡璿精通音律、能歌善舞,色藝雙絕

「想夫君當年,輾轉數千裡,不惜勞苦,以身犯險,三番五次,這才娶到王榮姐姐。為了胭脂姐姐,甚至與太守拔刀相見、與刺史之子爭風、與草原汗王對壘。可如今兩位姐姐寵愛已弱幾分」

「父親教我,以色事人,色衰則愛馳。夫君是大英雄、吳王,自免不了三妻四妾,年輕貌美地小娘子們爭先恐後,恨不得掛他身上。」

「二喬雖得寵,恐怕不出幾年,色未衰,愛已馳。」

蔡璿拿起厚厚的一摞表章,處理昨夜急報,統計昨日各類數據。對一些普通事務,直接便寫幾筆意見,交佐吏辦就是。對軍政大事,卻絲毫不敢馬虎,好多無法下筆,隻是挑揀出放在劉備書案上。

如今荀攸再度南下,蔡璿工作量大增,每日皆要協助劉備處理大量表章,匯總大量數據,即使蔡璿極聰慧、通熟六經,也免不了清減顯瘦:「怪不得夫君倚重荀君,那些個從事、名士、才子名聲不小,辦些小事尚可,遇到沒有成例的大事,沒荀君一半能耐。也就邴原、賈詡、魯肅、臧洪等寥寥幾人能望其項背。」

度支是一項大事,蔡璿每日審查得極為細致

「夫君發明的清單之方法,真好用!不論進出總數、分類庫存領取和消耗,一表可明。哪一郡哪一縣少報了賦稅,哪一部哪一營多報消耗,輕鬆可知。還有夫君發明的數字,就是上了夜校的軍中小吏也能看懂……」

安東在幽州及雁門、河套,有超過8萬駐軍,算上士卒、民夫、家屬和各類手工業者,每年幽州至少需要提供20萬人口的口糧或商品糧。除了在幽州、渤海、遼東大力發展農業畜牧業,就近籌措糧食,依然存在超過10萬人的糧食缺口

以每人每月2石計,每年需要輸入超過2石×12月×10萬=240萬石

再加上向塞外換取馬匹、羊毛、皮貨、肉類……向東北部族換取糧食、巨木。

蔡璿從截獲的信件中得知,袁氏集團做了一些統計和估算。

然而安東比他們估算得還要多!每年需要淨輸入300萬石糧食!

這些幾乎都要從青州南部、徐州、江東、夷州、海東運入。如果陸運,真會淪為「千裡運糧,十不存一」

「可惜!」

「袁紹雖強,其麾下眾謀士也有計較,卻不是夫君對手。夫君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蔡璿看著度支表格,左手撥著算盤,右手拿著筆,快速核對著一個個錢糧數據

劉備比多了兩千年知識,非常深刻地認識到「數字」對政權的重要性!

「夫君說海運之費,遠遠低於人推馬拉運輸十倍以上。具體數據則是絕密。我倒要算算,到底低多少!」

從淮安、毗陵校尉,或者吳郡吳縣輸送300萬石糧食北上靜海,裡程超過2000裡。如果人推馬拉,至少得一兩個月,路上人吃馬嚼,運費超過3000萬石糧食!

內河運輸,走江淮運河、泗水、黃河故道,運費隻不到500萬石糧食。

改為海運,年運費隻需100萬石。

「三十分之一!」

這個數據把蔡璿嚇了一大跳,以為自己算錯了,又接著算了一遍。

確實算錯了。冬季嚴寒,靜海港冰封一到二個月,補給隻能海運到靜海東北的臨榆(碣石,秦皇島),而後走六七百裡陸運到靜海,產生了更大消耗。當然,劉備也做了準備,趕在靜海冰封之前,多運輸了一批糧食

好不容易發現了劉備、荀攸的疏漏,蔡璿喜笑顏開,起身展臂跳了個漂亮的回旋舞,把剛到門口等待匯報工作的從事、將吏們看得目瞪口呆

被眾多的目光盯著,蔡璿臉略紅了紅,冷著聲音到:「舞也看了,都別發愣呢,該做什麼做什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娛樂大電影時代 帶著龍珠到漫威 我有一座恐怖屋 從流量到巨星 神武帝尊 無限之直麵恐懼 1950香江大亨 絕地氪金 從獵人世界開始的獵人 我隻是個不用奮鬥的小白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