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洛陽(2 / 2)

加入書籤

閻忠苦笑著道歉:「對不起子歸,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主要是我一路都沒想明白,我們之間邂逅相遇,你為什麼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幫助我。」

其實閻忠最沒想明白的是陳暮為什麼要和宦官攪和在一起,雖然也有名士和宦官打交道,比如張讓的父親死的時候,天下聞名的陳寔就曾經去吊唁,不過大家都知道,陳寔去吊唁隻是出於對死者的尊敬,並不是要結交張讓,所以對他的名聲沒有一點影響。

反觀崔烈之流原本在東漢很出名的名士,哪怕沒有和宦官勾結,在西園賄賂了宦官,又交了買官錢之後,名聲也是直轉急下,就可以知道現在的宦官的名聲有多差,和他們為伍的人,自然也被排除在東漢文人圈中。

陳暮笑著說道:「隻因在皇甫將軍帳下,諸多名士雖然聲名顯赫,唯有我知道,誠漢兄才是有大才也,隻希望將來如果兄長有難處,還望不要忘記小弟,隨時可以來找我。」

閻忠認真道:「我知道了,多謝!」

接過馬蹄金,對外麵的馬夫呼喊了一聲,待馬車停下之後,這才回頭又拱手相別,下車離去。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陳暮知道,閻忠的眼界雖然看得遠,知道東漢王朝已經瀕臨破滅,所以才建議皇甫嵩南麵稱製。

但本身來說,現在大漢依舊維持著篩子般的局麵,劉備也沒有一個穩定的根基,想招攬人才,很難實現。

因此還是那句話,交好就行,沒必要太執著。更何況閻忠本身就是他的一步棋,現在僅僅隻是棋局開始,離收官還有十萬八千裡,所以不急,慢慢來。

馬車重新出發,正式進入城裡,繼續往西去。二十多分鍾後,通過車窗縫隙,陳暮總算是看到了那座浩大的洛陽內城。

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浩大的陽渠,河水浩浩盪盪,環繞了半個洛陽城,巨大的吊橋從中東門放置下來,一旦發生戰爭,沒有人能從這寬十丈的河麵越過去。

城南雖然沒有沒有護城河,但光看那高六丈,巍峨聳立的城門就知道這裡有多難攻打進去。

車隊緩緩駛過吊橋,身覆全身披掛重甲的城門尉士兵手持長矛,月要懸環首刀,筆挺地站在城門口,警惕的目光看向任何一個靠近城門的人。

王鈞的馬車上掛著他的官牌,車隊暢通無阻地進城。

從中東門進去後,是長長的復道,左邊是陽渠支流,沿岸楊柳飄飄,右邊是步廣裡與永和裡,建築林立。

向遠處眺望,還能夠看到遙遠的復道盡頭,兩側成群的宮殿建築巍峨,水榭亭閣無數。

哪怕沒有親自來過洛陽,隻聽人說起,陳暮也知道,洛陽內城總麵積約10平方公裡,光一個皇宮就占了三分之二,遠比明清時期的故宮大得多。

這座城市的功能意義與政治意義遠大於生活意義,因為內城才是洛陽的核心,所有的官員權貴都住在這裡,外城連城牆都沒有,就可想而知發生戰爭的時候,幾乎任何軍隊都可以在外麵對平民進行屠殺。

城牆和護城河不保護平民,隻保護權貴。頗有些西市外那座被寫進歷史教科書裡的千年古廟白馬寺中的佛一樣,隻渡有錢人。

「籲!」

車夫拉住了韁繩,馬車緩緩停下,在一座巨大的府邸前停留。

漢朝時候的高門大院可不像明清時候的大家府邸一樣會在門上懸匾,就連掛對聯的習俗也是從唐朝掛桃符的時候才開始,所以哪怕這座大宅再豪華,除了本地人以外,沒人知道這裡的主人是誰。

但陳暮知道。

這是東漢權傾朝野的大宦官張讓的府邸。

門口守衛森嚴,不僅有守門衛兵,宅邸中甚至還隱隱有巡邏的人。

聽說曹操刺殺過張讓?

雖然陳暮嚴重懷疑這是孫盛在美化曹操,因為以張讓的權勢,再加上曹騰去世多年,哪怕曹操家族再厲害,也不可能庇護得了他。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東漢想讓張讓死的人肯定不在少數,遇到的刺殺也絕不在少數。

王鈞下了馬車,陳暮走過來和他並肩站在一起。

兩人等了片刻,院中走出來一人,麵容清瘦,臉色微微發白,看起來精神狀態不太好。

「這是張公。」

王鈞低聲說道:「記得行禮。」

陳暮點點頭。

按照禮儀,等張讓走到院門口的台階上方,居高臨下,麵對兩人微微拱手行禮。

等他禮畢之後,下方的陳暮和王鈞也同時拱手彎月要回禮。

算是禮儀結束。

這個時候陳暮和王鈞才可以正式登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混跡海賊世界的白熊 我把低武練成了仙武 大佬的小作精她重生了 我這麼優秀的人 我真不是亮劍頭號特種兵 急品小師妹 蜀山概覽 我擅長彎道超車 扮演諸天神話 農門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