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1 / 2)

加入書籤

巍峨泰山,劉備不知道來過多少次。

當年擔任濟南相,泰山便近在遲尺,閒暇時偶爾登山,常看沿途風景。

不過相比於那時候做濟南相登泰山的心態,現在當了皇帝再來一次泰山,心中的感受與當時已經是截然不同。

正是一月底,按照陽歷來說,將近是三月份。因此此時山腳鬱鬱蔥蔥,林木森然,午後陽光正好。

從山腳仰望高山,就看到連綿不知道多少裡,群峰若隱若現,被濃霧籠罩,霧色如薄紗環繞在山間起伏,又如白雲般飄渺盪盪,彷佛一片人間仙境。

成群結隊的士兵抵達了山腳,威武雄壯的儀仗隊騎著高頭大馬,手中舉著各類依仗武器,天子用六駕馬車牽引,上有傘蓋。

漢時上泰山的道路有很多條,但大路特別少。黃巾之亂時,山林中藏匿著無數盜匪,被稱之為泰山賊寇。

臧霸孫觀尹禮等人便是泰山賊出身,如今皆已經是朝廷要員。大部分劉備集團的人,包括劉備在內,對泰山的道路和地形都很熟悉。

一眼望去,皆是曾經見過的風景和山巒。隻是群臣坐在馬車上觀望,現在的心情早已經不是曾經年少時那樣的忐忑不安。

至少對於此次隨行的沮授荀或他們來說,是如此。

一輛輛馬車行駛在道路上。

去年劉備就派人重新修繕了道路,這次用的是水泥,花了約半年的時間,從山腳修到了大概半山月要的位置,再上的話水泥很難被運上去。

自從有了蒸汽機之後,就有了攪拌機,人工攪拌水泥早已經成為過去式,現在都是機械攪拌。

隻是現在的水泥配方其實遠比後世差了很多倍,無非是石灰石、粘土、鐵礦粉、火山灰等。而後世的土木工程對各種建築物材料已經研究得很透徹,所以大漢水泥質量遠不如後世。

不過應付眼前場景還是沒有問題,一路疾馳到半山月要,是最好的一條大路。山月要處有一片很大的空地,還擺放著沒有運下去的蒸汽水泥攪拌機,可見鋪路之匆忙。

青州大小官吏皆已經在等著,原來的青州牧鍾繇今年年初補進了內閣,現在的青州牧是幽州人公孫方,亦是加入劉備集團較早的士人,負責內政。

到山月要廣場處與青州官吏匯合之後,眼前出現的便是一路通往山頂的石階。

石階兩側林木茂密,綠蔭森森,山頂卻是白雪皚皚,遠遠看過去,就彷佛一個個白頭翁一般,下方莽林叢生,上方卻是濃霧與冰寒。

一月份登泰山其實並不是好時候,因為小冰河時期緣故,現在的泰山天氣尚未回暖,山頂很多地方還有積雪。

但時間上來不及。

封禪的事情是去年下半年才決定,而關羽張飛今年年初又要遠征西域。

這一去,也許就是一兩年甚至兩三年。

光武帝之所以拒絕收回西域,也拒絕進攻匈奴,就是因為國家才剛剛從戰亂當中恢復過來,還沒有實力遠征西域和塞北。

而如今劉備也是如此,隻不過通過一係列手段,恢復程度遠比光武帝時期高,有經濟和農業基礎兜底。

溫飽問題是陳暮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雖然已經從南美找到了美洲棉,然而目前我國大部分土地都要用來先種植糧食,填飽百姓肚子,經濟作物還不適宜耕種。

因此棉花產地就隻能先放在西域,那麼西域就不能丟。

在這種情況下,遠征西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泰山封禪的事情就必須趕在他們出征之前,急急忙忙修築道路和宮殿,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算是勞民傷財。

然而其實劉備封禪並不是一定要炫耀文治武功,而是要在泰山進行祭祀,來確定他的正統性。

正如劉邦不需要封禪,劉秀需要一樣。

因為劉邦是開國皇帝,他本人就代表了正統,自然也就不需要用封禪來加強他的正統。

而劉秀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繼承者,而且還是小宗繼承到大宗,相當於一個大家族邊緣的分支代替主宗一樣,就必須用封禪來加強權威。

劉備也是如此。

作為小宗三興大漢,雖然也學劉秀把自己過繼到了大宗名下,但總歸是缺乏了一定正統,隻能選擇封禪。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一路攀登階梯,走了約一個半時辰,總算是到了山頂。

山頂早已經布置好了一切。

這是一片巨大的廣場,兩側旌旗招展,北麵修築了幾間宮殿,最東方樹立好了祭壇。

祭壇下方的廣場上鋪著紅地毯,羽林衛等部眾迅速左右兩側站崗。

但今日並不是祭祀時間,需要等數日後的黃道吉日。

從今天開始,劉備就要住在山頂行宮當中,齋戒沐浴,持續時間為七日。

七天時間裡,他都要吃素食,每日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在祭壇處進行禱告,祈求上蒼保佑國泰民安雲雲。

這段時間各公卿也皆要陪同,一直處於比較濃重的儀式當中,除了劉備和參與進來的人以外,對於其他人來說,就像坐牢一樣折磨。

但還是那句話,真沒辦法。

很快七日過去,到一月二十八日,天氣回暖,泰山陽光普照,山頂的雪也化得差不多,溫暖如春。

一大早,劉備就開始準備祭祀活動。

像這樣的大型祭祀活動本應該由太常來主持。

但蔡邕年歲比較大了,奔波勞累不便,就由太常禦王隆來代替主持儀式。

隨行官員皆跟著天子抵達祭壇,在休息了約一個多時辰,原定的良辰吉日到了之後,王隆一聲吩咐,祭祀開始。

早有準備的太常屬吏便將三牲五穀六畜等祭品端上供桌,墳上香,然後宣告祭詞。

那供桌上不僅有皇天後土牌位,還有高祖世祖等歷代皇帝靈位。

劉備來到供桌前,三叩九拜,然後朗誦禱告文書。

祭祀儀式持續了約一個多時辰,除了劉備作為天子禱告以外,還有丞相誦讀祭文,然後要焚香、燒紙、祭五嶽四瀆以及八方神靈。

等到下午的時候,儀式結束。

按照原定行程,劉備會回青州一趟去看望他的母親。

實際上劉備的母親還健在人事,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劉備稱帝之後,本來應該把他的母親接到宮中稱為太後。

但由於劉備發跡後,把幽州涿郡的宗族接到了青州,老人家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宗族,不想去洛陽。

其次是老母親體弱多病,當初來濟南的時候視力就已經很差,要走到近前才能看清楚人。

這個年紀的人活不了多久,好在有華佗幫忙療養,延續了生命,這才一直健在。

老太後自己不想走,再加上劉備也怕她旅途勞累出意外,因此就讓她留在青州,算是在宗族當中安享晚年。

這次回青州,劉備也打算回宗族住一段時間,陪一陪母親。

不過要走時劉備卻改了主意。

因為原定計劃是劉關張陳下了泰山就各自離開,關羽張飛要準備去關中,陳暮回洛陽處理政務。

收復西域的計劃已經準備了半年,關張從泰山往關中去,是乘坐蒸汽輪船去。

去了關中要十多天,到了關中後再整頓軍務,開拔糧草,到西域的時間恐怕要數月,不知道還要拖多久,所以必須立即就出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混跡海賊世界的白熊 我把低武練成了仙武 大佬的小作精她重生了 我這麼優秀的人 我真不是亮劍頭號特種兵 急品小師妹 蜀山概覽 我擅長彎道超車 扮演諸天神話 農門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