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 食補(1 / 2)

加入書籤

大皇子挑了一隻白兔布偶抱在手裡,可心思全然沒在這個玩意兒上頭,還是一直看著二皇子,眼都舍不得眨。

過不多時,玉瑤公主也醒了,由乳母帶了過來。她夜裡睡的不踏實,午覺歇的大概也不盡興,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剛一坐下就張開小嘴打了個哈欠。

這情形看得人揪心,晚上睡不踏實,白天又這樣懨懨欲睡的,吃藥也不見有效。

謝寧在筐裡又替她也挑了個玩意兒讓她拿著把玩,玉瑤公主還是沒什麼反應,給她她就拿著,也不看也不玩。

點心送上來讓謝寧也有些意外,青梅放下托盤,解釋說:「這是方尚宮吩咐的,這一碗是給大皇子的,是溫潤湯。這碗是給公主的,是養心粥。方尚宮聽太醫說,小孩子脾胃弱,整天的喝湯藥用處也不大,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還是在日常飲食上多下功夫好。這還有給主子的預備的,主子昨兒不是說想吃甜羹嗎?這是百果羹,這個天兒喝起來又甜又潤最合適不過了。」

方尚宮十分盡心,大皇子和玉瑤公主隨身穿的用的東西挪了來,她親自帶著人安放布置妥當,又特意把大皇子和玉瑤公主這幾日太醫診脈的醫案和藥方都找出來看了,這湯一人一碗全是對症來的。

有方尚宮在,謝寧真是省了不少心了。

藥補不如食補這話謝寧也贊同,再說是藥三分毒,小小孩子天天一碗一碗往下灌藥湯子,這麼多年也沒見大皇子身體治的好轉起來,臉色恁差,乾瘦乾瘦的,要是食補得宜,先能養的胖一些就好了。

大皇子那碗湯裡能看見一點鴨子肉和切的細細的蘿卜絲,一點油腥也不見,隻有清香,他自己坐在小炕桌旁小口喝湯。玉瑤公主那一碗粥裡能看到有蓮子和龍眼肉,粳米都熬開了花,粥稠稠的,乳母端著碗一勺一勺的餵她。謝寧這碗百果羹就豐富了,酸酸甜甜的切碎的果仁果粒熬到了火候,豐富的香味兒融合在了一起,那醇厚的味道險些讓人把舌頭也一起吞下去。

大皇子喝了半碗,看著被抱到了一旁眼睜睜看著他們的二皇子,猶豫了一下,輕聲問謝寧:「弟弟是不是也想喝?」

謝寧笑著搖頭:「他還小,隻能吃奶,這湯他喝不了,你自己喝吧。」

話是這麼說,大皇子還是顯得有些不自在,似乎拋下弟弟吃獨食很有負罪感一樣。

用過點心,謝寧抱著一個領著兩個又出去散了一回步。經過小書房門前時,大皇子好奇,側過頭張望。

「那是你父皇的書房,偶然會在這裡看書寫字,處理一些政務。」謝寧想了想,沒聽說大皇子有沒有進學,應該是沒有,他身體弱,一年到頭不斷的生病,好象從來沒有人提起讓他讀書的事。

謝寧問:「大皇子可識字嗎?」

大皇子搖搖頭,想了一想又說:「我也認識幾個字。」

謝寧來了興致,在亭子邊坐下來歇息:「認識哪幾個字?」

「我認得我的名字。」大皇子伸手指在石桌寫字。

原來大皇子名叫應汿,李應汿。

說起來二皇子還沒有名字呢,宮中的慣例是到周歲才取名。民間更晚,若是生了兒子,常在開蒙進學的時候才正經取名。而姑娘就更不講究了,一個乳名可能叫個很多年,直到成親後才會改成另一個稱呼。

大皇子除了會寫名字,另外還會不少字。謝寧在一旁溫言鼓勵,他也寫的起勁兒。謝寧有些好奇的問:「這些是誰教你的?」

「原來黃嬤嬤曾經教過我。」

但現在跟著大皇子到永安宮來的乳母並不姓黃,謝寧記得她應該是姓吳,不知道這位黃嬤嬤現在人在何處了。謝寧也沒追問,笑著說:「大皇子真了不起,聰明的很。等弟弟長大些了,你們可以一起讀書,你還可以教他寫字呢。」

大皇子聽了這話又轉頭去看二皇子,謝寧覺得這孩子看起來有點心事,好象沒有剛才那麼高興了。

玉瑤公主呢,還是安靜的讓人心裡不踏實。

晚膳之前方尚宮過來同謝寧商量事情。

「若主子不嫌我這話說的逾了本分,奴婢想晚上照看玉瑤公主。」

謝寧忙說:「方尚宮別這樣說,你老成持重,舅母臨走時還囑咐我一定多聽聽你的話。你既然這樣說,必然是有你的道理的。」

方尚宮點點頭:「奴婢問過太醫了,玉瑤公主這病不嚴重。他以前還見過一個類似的病症。那一家是因為搬家,從老家遷來京城,孩子到京城之後就如同玉瑤公主現在一樣,養了幾個月就漸漸好轉過來了。這晚上驚悸的毛病須得有人帶著睡才方便安慰。皇上一片憐子之心奴婢也十分動容,可皇上自己的身子也要緊哪。白日裡多少大事要辦,晚上還不能睡的踏實,這樣熬下去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

謝寧也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

「雖然玉瑤公主身邊也有幾個伺候的人跟著,一來她們也都才伺候公主沒幾天,談不上熟悉。二來不是奴婢誇口,她們隻怕還沒有奴婢那麼盡心盡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神豪日常係統 倚天後記 隋唐之亂入瓦崗 夕陽下的刀客 全民,夭壽了,我的召喚物怎麼全是災厄級? 開局孵出女帝:這種蛋我有十個 雲遊傳 最後一個反抗者 簽到十年,出山後無敵了? 劍道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