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胡虜終無百年運(1 / 2)

加入書籤

夏軍主帥李察哥利用賀蘭山和黃河相夾的有利地形圍住了「輕敵冒進」的同軍木麻部,在戰術上可以說相當成功。

可惜,麵對大同的國力和戰力碾壓,一兩次成功的戰術根本無法挽救戰略上的被動。

此戰中,夏軍憑借十倍於敵的雄厚兵力,向木麻部發起了多輪猛烈攻擊,卻受限於兩軍的巨大戰力差距,遲遲都沒能破開同軍嚴密的陣型。

就在李察哥見勢不妙急命麾下與敵人脫離接觸時,同軍的援軍卻趕了過來。

木麻趁機展開反攻,拖住了士氣已竭的夏軍。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知兵善戰的夏國晉王李察哥果斷放棄了與敵糾纏在一起的人馬,隻帶部分精銳立即撤退。

這個決定為夏國保住了將近兩萬的精銳兵馬,也將為國血戰的忠勇將士推入了火坑。

先被同軍內外夾擊,再遭主帥出賣,夏軍的殿後部隊很快就地崩潰了。

順州之戰,同軍殲滅及俘獲夏軍五萬餘人(包含守禦順州城的征召兵卒)。

而在此之前,宋軍攻入西壽保泰軍司的消息也傳到了興慶府,夏人終於嘗到了背信棄義趁火打劫的惡果。

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李乾順步步防守以待形勢變化的幻想徹底破滅。

而順州大敗,更讓夏國失去了賴以與同軍周旋的野戰力量。

戰報傳至興慶府,夏國小朝廷亂作一團。

有主張立即遣使入同割地乞和的,有主張遠走大漠避敵鋒銳待同軍力竭後再卷土重來的,有主張孤注一擲集中所有兵馬於靜州城下迎頭阻擊同軍的……

夏國主李乾順一生經歷了很多次的大風浪,深知臨大事不能搖擺的道理。

其人很快做出了誓死不降的決定,讓一眾觀望的臣子有了主心骨,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麵對強敵來襲,存續了兩百餘年且亡而復生的李氏政權(從公元881年李思恭任定難軍節度使起,李氏政權共計兩百四十七年)顯然比趙宋王朝更有韌性。

李乾順明知打不過同軍也堅決不降,不僅源於黨項李氏骨子裡的桀驁難訓,更在於「地方萬裡」的夏國就是一塊沒什麼肉的硬骨頭。

遼闊的疆域、稀缺的人口、落後的生產方式、野蠻的文化等等,都使得外來征服者很難在夏地建立長期穩固的統治。

大同帝國可以打敗夏國,卻別想輕易收服夏人。

夏國隻要不放棄,就有翻盤的機會。

不過,站在敵對一方,具體指揮此戰的同軍統帥牛皋則有不同見解:

夏國統治者多年來窮兵黷武,對內壓榨、對外掠奪的凶殘都遠超同時代的其他政權。

其上層欠下的累累血債遲早要還,對他們來說,堅持下去也許還有活命的希望,一旦放棄,就可能遭到無情清算。

事實上,大同在新占領地區展開的社會改革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相比於宋、遼、高麗等國的百姓,夏人的「戾氣」更重,更難被「馴服」。

但其國的底層百姓隻要被發動起來,就更「忠誠」,也更熱衷清算曾經殘酷壓榨自己的各類貴人——並不限於黨項族。

這使得大同對夏國的消化相對來說更加簡單粗暴,效果顯現也更快。

這些底層夏人一旦沾染了貴人的鮮血,通常會變成最堅定擁護新官府統治的兵卒或共建會基層骨乾。

任何事務都有一體兩麵,簡單粗暴見效快的社會改革自然也有相當大的副作用。

在一係列的清算中,夏國的「傳統文化」遭受了沉重打擊,更將部分原本可以爭取的搖擺勢力推到了大同的對立麵。

其實,早在伐夏之戰開啟前,大同朝廷就專門研究了夏國的改造計劃。

同對待遼、宋、高麗內部的既得利益者一樣,月匈懷天下的正乾皇帝並沒有想過要對夏人趕盡殺絕——因為根本不可能做得到。

夏國百姓,無論番、漢,隻要願意放棄抵抗,大同帝國就能給其改過自新的機會。

具體政策也類似於宋、遼等國大族——分宗、遷籍。

稍有不同的一點是「改信」,或者說接受「漢化」。

李乾順親政之後,雖然反其曾祖李元昊化漢為番的舉動,大力推行漢化改革。

可這種漢化卻是出於穩定李氏政權的需要,改革也很不徹底,導致其國上下層嚴重脫節,底層夏人仍然番化很深,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更改。

「六合同風,九州共貫」方為大一統。

即便是小國寡民,要想長久穩定,也得有共同的文化概念。

至少,大部分人得有共同的文化概念才行。

疆域越是廣闊人口越是眾多的王朝,越需要國家政治上的整齊劃一和經濟製度、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不然的話,內部就會陷入持久的紛爭。

徐澤決定對夏人實行更加深入的漢化,並不是為了什麼「漢化天下」的歷史使命。

其人的做法與當初李元昊推行化漢為番沒有本質區別,李元昊是為了維係黨項族的統治,而徐澤也是為了徹底消化夏地。

很明顯,這個任務絕不會輕鬆,肯定會受到夏地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抗。

不經歷幾個回合的周折,大同帝國別想徹底消化夏地。

但欲要消化一個番化嚴重的政權,這些周折是值得也是必須的。

夏國橫跨河西走廊,溝通中原和西域,是大同帝國「大陸戰略」極其重要的一環。

夏地不寧,大同帝國就算日後開拓了西域,也遲早會丟掉。

欲要逐步漢化並穩定統治西域、吐蕃和遼國上京道,就得先漢化夏地。

因而,在徹底消化夏地改造夏人一事上,沒有任何條件可談。

這就是徐澤寧願邀宋軍攻夏,日後再費周折「二次拓土」,也要集中精力先消化賀蘭山一帶的夏國精華地區的主要原因。

不過,消化夏地雖難,卻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有皇後光環 美國大富翁 董鏘鏘留德記 明日傳奇 從史前開始打卡 鬥羅之生死主宰 快穿之我成為黑戶之後 透視神醫兵王 羅曼理論帝之歪著上巔峰 大宋超級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