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技術和藝術(1 / 2)

加入書籤

曼哈頓宙斯公司總部,李康平與采購部部長安東尼麵談。

「我參觀了西電公司西街研發基地,我知道宙斯實驗室擴建項目該怎麼做了。實際上,我已經找到了一家建築公司,他們曾經參與了西電公司西街研發基地的一部分建設工作。」安東尼說道。

李康平問:「你找的那家建築公司開始設計圖紙了?」

「還沒有。他們會在這幾天去勘探那三十英畝土地。」

「安東尼,我想增加兩個車間、一個實驗室,分別叫作『電影設備研發車間』、『電影設備測試車間』、『錄音實驗室』。」

「嗯哼?」

李康平解釋道:「電影設備研發車間是普通的車間,按照西街的電子管車間那種模式去設計、建築就行了。安東尼,你明白嗎?」

安東尼回憶了一會兒西街電子管車間的樣貌,他說:「我知道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李康平又道:「電影設備測試車間的麵積為6000到7000平方英尺,高度為80英尺到90英尺,這個車間的支撐立柱越少越好,並且需要在牆麵和頂麵上布滿燈具。安東尼,如果你去過拍電影的攝影棚,你會發現我說的電影設備測試車間,其實就是攝影棚。」

「我當然去過攝影棚,李先生,你應該沒有忘記,幾個月之前我陪你去了加州,參觀了KBK的攝影棚以及迪士尼的卡通製作室。」

「是的,安東尼,你去過好萊塢的攝影棚,所以這就很好辦了。聊到這裡,安東尼你肯定懂了,我想要開始研究電影設備了。」

「我想我大概明白了,李先生你想要研究有聲電影的設備?」

「今年春天,紐約上演了一場有聲電影,但並沒有引起太多積極的、正麵的褒獎,甚至遭到了卓別林、格裡菲斯等明星演員、大導演的強烈批評。我們暫且不從藝術上評價有聲電影、無聲電影孰優孰劣,我們隻談技術,而談到技術,就不得不提愛迪生、李·德福萊斯特博士……」

愛迪生很早就開始研究有聲電影了,終於在1910年注冊了有聲電影專利。

愛迪生的有聲電影原理是在電影攝影機內安裝一隻曝光燈和一個帶縫隙膜片的電磁體,用當時的電話型受話器向電磁體饋送語言信號,使膜片產生振動,從而使投射在電影膠片上的光束強度不斷的跟隨聲音的變化而產生變化,於是,聲音被記錄在了同一條35毫米的電影膠片上。

這種光學聲跡至少要占用35毫米電影膠片的一半,所以一直沒有投入商業化運用。

李·德福萊斯特博士在愛迪生有聲電影的基礎上進行了技術改進,並於1923年春天在紐約的電影院首次放映有聲電影。

然而,李·德福萊斯特博士改進過的有聲電影技術仍存不足,導致觀片感受比較糟糕,因此被卓別林、格裡菲斯等默片大師嚴厲指責---主要是藝術方麵的譴責。

李·德福萊斯特博士為西電公司效勞,而西電公司搞定了愛迪生,愛迪生允許李·德福萊斯特博士在他的專利技術基礎上改進有聲電影技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熊霸 挾天下 顧先生每天都在撒狗糧 身為過氣明星的我再次爆紅了 震顫星空 我的精靈使是美少女 我沒想當康熙呀 凶棺 失落的書 不搞事的修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