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亞歷山大攻防(1 / 2)

加入書籤

伽列裡烏斯這種舉動沒令司馬季緊張,要是三言兩語就說服一個羅馬凱撒,也未免太不把一個帝國的統治者當回事了,不管說的多麼天花亂墜,總是要在戰場見真章的。

當然附帶的結果,就是雙方陣營的埃及人和日耳曼人又付出了不少代價,這簡直就是心照不宣,有點公然在世界杯上踢假球的意思。當然默契球其實並不存在,這是戰場,總要決出一個勝負,司馬季可不認為自己要是玩脫了,伽列裡烏斯會放自己一馬。

求和是求和,打仗也是在認真打仗,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到了晚上,亞歷山大城燈火通明,攻城戰一直持續到深夜,羅馬人退走後,晉軍眾將校馬上忙著安頓傷兵,清點滾木擂石火油等物資,一晚上沒有閒著,大清早又要來到城頭上給將士以及被征召的十字軍士兵鼓勁。在這一點上,司馬季培養的學生繼承了自己的傳統,哪怕是對待仆從軍,在待遇上也絕對不摳。

「本王很安全,唐強不用這麼著急,要保證勝率,本王給他足夠的時間,抓住戰機一戰勝之就可以了。」司馬季聽著探馬回報情況,仍然是一副不著急的萬年表情,倒不是司馬季自己多麼自戀,他早就認為自己打完八王之亂就已經天下無敵了。

羅馬人和波斯人就算不比大晉差,估計也強不到哪去,一路西行以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匯聚大晉三千萬人口提煉出來的精兵,公元三百年這個時代根本就無法被擊敗。

不得不說燕王此時的秘之自信,堪比金朝末年三線開戰,明朝末年要同時搞定後金闖賊,而且還認為自己完全辦得到,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將軍並不是其他原因,隻是感覺現在無法一戰成功,燕王能夠理解這一點,相信唐強將軍心中會平復一些。」探馬千恩萬謝的開口道,「重騎用來突擊畢竟不美,所需要的條件更加嚴格一些。」

「當然理解了,唐強也是本王養大的,也就是本王沒有收義子的習慣,不然早就出現眾多太保了。」司馬季並不是在玩弄上位者的恩威並施,他真就是這麼想的。

而且要不是他的兒子已經很多了,沒準真會學晉王李克用,弄個十三太保出來。但想想也就算了,他可選擇的人數可比李克用覆蓋麵大,燕山大營的學生五年一畢業,年年都在征召,總不能都收吧。

雖說司馬季敢肯定,他的調理下,晉朝完全夠得上是盛世標準。可古代盛世就是這麼回事,風調雨順一日兩餐不餓死,就有數不清的文人墨客出來吹噓。出點什麼天災,想要找孤兒培養成帝國心腹,根本就是輕而易舉。

這些孤兒能夠有獨立思維,長大成人不混混沌沌過一生,就是一間天大的好事。班師回朝之後,這些知道天下之大的學生,回到各地就能讓他們家鄉的人懂得敬畏。

中原的地理環境,一旦天下無敵太久了,有人就會控製不住自己作死的心。當然這個毛病一樣是人類共有的,後世美帝要不是太貪心,想要體麵的賺最多的錢。讓全世界打工,自己做辦公室。

就以蘇聯解體之後的世界局勢,怎麼可能二十年就霸權不穩呢?要知道工業時代是非常強弱分明的世界,那可不是農業時代,大國小國其實沒這麼大的差距。工業時代想要奮起直追,先發國家早就設下了數不清的陷阱,如同過濾器一般,將漏網之魚一遍一遍的過濾,以美帝九十年代之後俯視世界的姿態,要是小心謹慎一些,不會二十年就亂象頻出。

以中國的歷史經驗處在美帝的位置,司馬季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有美帝的雄厚基礎,中國能把美帝壓的永遠看不見希望。美帝還是沒有栽過大跟頭,新生國家總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不懂得此消彼長的道理。

「自稱羅馬帝國的現代版,怎麼就不從羅馬帝國的歷史吸取教訓呢?」司馬季嘆了一口氣,還是想想對付眼前的羅馬帝國吧。後世的美帝也不需要他同情。

悠遠的軍號聲又隱隱入耳,司馬季知道羅馬人又來了,剛開始他還想要用嗩吶,和羅馬人來一場音波攻擊,後來想想也就算了,他自己都受不了嗩吶的聲音,防守作戰別為自己找不自在。

軍號聲也讓城中休息的晉軍驚起,站起來向外抬頭看時,隻見東邊的農田上已經集結起了不下數萬軍軍,尤其讓晉軍將士注意的是,在羅馬軍團的前方,竟然還破天荒地出現了一座座高高豎起的尖木塔,還有攻城錘,這令人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一次的攻擊不會再是小打小鬧的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棄少歸來 鬥破蒼穹之水君 無敵小皇叔 東京怪談筆記 逃離明啟星 王牌兵王 無限獨行 電影世界私人訂製 都市戰神歸來 謀斷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