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球會之事(1 / 2)

加入書籤

千禧巨蛋並沒有媒體報道所說的那麼不堪,李承現如今看待建築的目光,也算專家級。如果拋卻讓人感官不適的龜狀外殼以及外殼上的幾根天線杆,這棟建築其實很經典。

至於被媒體吐槽最多的內部二十多個場館看起來像「拚湊」,更像是誤解。在整體外殼的籠罩下,以及二樓的環繞式走廊的環抱中,這二十三個分場館,看似零散,實則以一種錯落疊加式的構築方式,彼此粘合在一起,有種「形散神不散」的味道。

當然,也不是說它就十全十美,隻能說,媒體的評論沒有說到點子上。在李承看來,與其說它「散」,不如說「碎」。如果依舊采用這種風格,那麼減少場館數量,譬如隻留下十二三個,再將主次分開進行,這棟建築,有可能會更經典。

千禧巨蛋之所以被瘋狂吐槽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虧損率」——當門票和演出場地承租所產生的收入,抵不上運營場館的開支,可不就得虧損麼?

這是屬於立項時沒有考慮周全的原因,非建築本身的罪過。

另外,英倫過於自信他們對全球的吸引力,過於自負的認為千禧巨蛋建成之後會帶來的「旅遊吸聚效應」,這同樣不是建築本身的罪過。

這座千禧巨蛋,依然算得上經典建築。

這都是李承在泰勒麵前賣弄的「胡言亂語」,當不得真。

泰勒挽著男人的手臂,眯著眼睛滿臉笑容,眼中全是在前麵瘋跑的兒子,至於建築物好不好,興許,她根本就沒聽進去……對此,李承也隻能一聲長嘆。

就在李承一家子閒逛千禧巨蛋之際,有關他抵達香江的消息,已經擴散開來。

英倫媒體,極其瘋狂,早在六七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報道過一陣有關他收購查爾頓俱樂部的消息,這會兒,得知本人抵臨格林威治,多家媒體都派出記者,蹲守在查爾頓俱樂部西看台入口。

西看台是山穀球場的主看台,容量也是最大,內裡設有查爾頓競技的辦公室、董事包廂、董事會議室、球員後備席、更衣室及商務中心等。

西看台翻新於查爾頓競技首次升級英超的1998年。

查爾頓信托原本以為首次沖超成功,會給球會的經濟狀況帶來根本改變,因此,他們發起雄心勃勃的「復興計劃」,總共耗資兩千四百萬英鎊,翻新這座雙層主看台,還特別花費巨資,將內部裝飾一新,用以招待來看球的客隊主席或者總經理。

可惜,查爾頓球隊英超一年遊,再度降級到英冠,查爾頓信托的「復興計劃」遭受殘酷打擊,雪上加霜,以至於今年,他們不得不將球會售賣,再也不願背負這一沉重負擔。

因此,「西看台」的翻新工程,被查爾頓球迷和媒體,視之為「麵子工程」,「壓垮查爾頓球會的最後一根稻草」……

三兩成群的記者們,在看台入口的台階上歇著,抽煙喝水啃漢堡,也有聚在一起扯閒天,說著查爾頓球會今年的引援、主教練的變動什麼的……

中午剛過,又有兩位月匈前挎著相機、戴著太陽帽太陽鏡的記者模樣人物,從西看台前麵小廣場的出租車停放點下來。

這兩人,倒是讓已經等得不耐煩的記者團隊發出一陣喧嘩。

無它,是兩名黃皮膚的東方同行,這在查爾頓球會的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不出意外,這兩位應該是香江同行,跟著大富豪來英倫挖新聞的。

閒著也是閒著,也許這兩人知道一些有關那位大富豪更多的內幕消息,因而,等這兩人一走近,立即有聰明人向他們招手,「嗨,哥們,你們也是來找新聞的?這邊涼快……」

走在前麵,帶著太陽帽墨鏡的t恤男,微微錯愕,繼而笑眯眯朝對方揮揮手,「ok,謝謝!」

這兩位,正是李承和吳偉。

李承喜歡走市場一線,也就是王明喜腹誹的「微服私訪」,當然,李承從來不認為自己走市場是為了揪誰誰誰的小辮子,更不是為了「找茬」。

他希望了解最底層的聲音和需求,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總要比隔著電腦屏幕看到的文件,更真實。不僅身體力行,他還經常告誡吳衛忠等人,沒事多跑跑市場。

類似於他這樣的企業家有很多,一些日企和歐美企業的中高層,都會定期去「坐店」,為的就是了解最真實的市場動態。

今天上午遊覽千禧巨蛋,他就沒少和人打聽,有關查爾頓球會的資訊。

服務員多少知道他的身份,得來的信息不是很準確,但依然能嗅出,這些服務生對查爾頓今年的前途,不是很看好。至於查爾頓球會的商業開發,他們更說不出個所以然。

飯後,泰勒帶著有點困的小貝克回房間休息,李承帶著吳偉,輕車簡從,打一輛的士,從酒店趕往山穀球場。

原本他想抽空走訪幾家球場商店,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西看台廣場前麵,竟然蹲守這麼多記者,還有人將他和吳偉當成記者,主動招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站對 趙氏知秋 大神你家萌新掉了 實力拒絕被寵愛 聖女下崗後 璞玉仙華 末日全息領地種田 穿越之秀才家的小娘子 獵戶家的俏農媳 鬥羅大陸之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