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 章 國小而不自謙,可亡也(1 / 2)

加入書籤

大明厲海伯的儀仗很快被漢陽城內的守軍發現,不過他們對此有些懷疑,因為大明與朝鮮的陸路通道,都被女真把控,這數千人怎麼就能直接過來了?

雖說朝鮮這邊巴不得讓女真將漢陽占了,這樣大明不管是因為麵子還是戰略,肯定會出兵的,但若是讓大明的人進來將漢陽占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守軍不敢輕舉妄動,緊閉城門,所有士兵都是嚴陣以待。

另外派人立馬去找朝鮮王,這事隻能朝鮮王去決定了。

若是沒有見那些屍骨,朱威可能會直接沖進去,但是見了那些大明將士的屍骨,朱威就想等一等,最好引朝鮮王親自過來。

他馬上要做的事,不止是讓朝鮮看的,也是讓女真看的,這些東西,朱威要讓他們明白,並且讓他們知道痛,讓他們長記性。

朱威自然也知道,當時的遼東總兵李家帶的兵,並不是那麼的好,在遼東說是欺男霸女也不為過,但是再差的人,再差的兵,也是大明的人,也是大明的兵。

他們若是因為欺男霸女被殺了也無所謂,但是他們不是,他們是為了朝鮮而死,為了大明而死,那麼…朱威就不能不管了。

哪怕朱威現在已經被大明拋棄,但是並不代表朱威不認可自已大明的身份了。

朱威沒有派人叫門,而是直接安營紮寨,並且派人去通知皇太極,讓他過來,也好好看看長長記性。

……

慶尚道,慶州府。

慶尚道是朝鮮八道中距離女真最遠的一道了,與日本控製的對馬島隻有五十公裡的距離,朝鮮王剛開始逃到忠清道,但還是覺得不保險,因為朝鮮那三道丟的太快了,要是女真真的打過來,用不了一月就能將忠清道打下來。

現在的朝鮮王叫李琿,在原本的歷史上,是被朝鮮仁祖廢了,所以沒有廟號,通稱光海君,是朝鮮王朝第15任君主。

要說這個李琿,其實也是個牛人,壬辰倭亂爆發後,朝鮮軍兵敗如山倒,眼看八道全部淪陷在即,朝鮮宣祖心虛膽怯,欲渡鴨綠江逃往遼東,表示寧願死在天朝上國也不願成為倭人的刀下亡魂。

但「內附」隻得到都承旨李恆福一人支持,大多數官員如領議政柳成龍、左議政崔興源、右議政尹鬥壽等皆反對宣祖的提議。經過商議,於萬歷二十年(1592)六月決定將朝廷一分為二(分朝),一部分人隨宣祖渡江,其他人則在光海君的領帶下奉宗廟社稷的神主駐守朝鮮。

十八歲的光海君李琿受命「權攝國事」,設立分備邊司,赴前線平安道、鹹鏡道、江原道等地撫軍,一路風餐露宿,備嘗艱苦。李琿收集流散的軍隊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以圖恢復。

他的舉措振奮了朝鮮民心軍心,對全國團結一致抗擊倭寇起到很大作用,讓那些認為亡國的百姓重新拾起希望。

隨著明朝大軍的介入,戰局大為改觀,萬歷二十一年(1593)正月,宣祖從鴨綠江畔的義州南下,與光海君會合於定州;二月,宣祖前往平安道嘉山、永柔、江西等地駐蹕,光海君仍留在定州供奉廟社神主。四月,日軍撤離漢城,八月,宣祖與光海君會合於黃海道海州,光海君權攝國事告一段落。

明朝經略宋應昌都對光海君格外賞識。

萬歷更是在萬歷二十三年(1595)封光海君為慶、全軍務總督,比他老子的封賞都高。這也導致了李琿那幾十年不被他爹待見,格外難熬,而這一切,都被他歸咎為大明的多管閒事。

後朝鮮宣宗離世,李琿在萬歷三十六年繼位,這個時候可不太好,萬歷當時可是不理朝政的,自家官員都補不齊,哪裡會管朝鮮的事?

所以光海君數次請封,都被拒絕,這也讓他對大明的芥蒂更深,而後大明讓朝鮮出兵剿努爾哈赤,李琿派過去的兵馬全都投降了,又引起大明的不滿,這才有徐光啟上書《亟遣使臣監護朝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電磁暴君 禦獸家族:我有一本萬靈圖鑒 都修仙了,誰還去當舔狗啊? 無限遊戲:我真的超柔弱 鎮守邊關:我以肉身成聖 綜漫:我真的不想當萬人迷 綜漫世界裡的人間體 人在鬥羅,開局被比比東活埋 巫師從獲得靈感麵板開始 路明非不想當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