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說明(1 / 2)

加入書籤

憑借前世殘存的記憶,默默為竇太後做過一套眼保健操,明顯感覺到竇太後情緒平穩了些,劉勝才回到竇太後身旁;

坐下身,劉勝卻也沒閒下來,順勢從榻上滑下去,跪坐在榻前,輕輕替祖母捶起了腿。

如此乖巧恭順的模樣,又確確實實沒有開口說出哪怕一句話,竇太後終是再狠心,自也實在說不出什麼太硬的話了。

憐愛的伸出手,在劉勝的腦袋上扌莫了扌莫,又苦笑著搖了搖頭;

見劉勝仍自顧自低著頭,默默為自己捶著腿,竇太後才將手從劉勝頭上收回,悠然發出一聲長嘆······

「皇帝,是怎麼逼迫小九的?」

輕聲一問,惹得劉勝悄悄抬起頭,卻見竇太後望向劉勝的目光中,竟已帶上了滿滿的洞悉之色。

「打自兒時起,小九,就是皇帝的子嗣中,最不聽皇帝話的那一個~」

「先帝在時,便是在我的椒房殿,小九也沒少挨板子。」

「——要不是皇帝威逼,小九,是斷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到長樂宮裡來的······」

聽著竇太後低沉哀婉的語調,以及麵上掛著的那抹淺笑,劉勝稍呆愣片刻,便也隻得苦笑著低下頭。

一邊繼續為竇太後捶著腿,嘴上一邊不忘羊裝隨意的說道:「還能是什麼?」

「除了一句『不聽話就封去長沙做王』,父皇那狗嘴裡,還能吐出什麼象牙······」

半帶刻意,半帶真心地一聲都囔,卻惹得竇太後麵色一沉,羊怒著伸出手,在劉勝頭上輕輕一拍。

「谘!那是你父皇!」

「哪有人,這麼說自己的父親的?」

感受到頭頂上傳來的涼風,劉勝自是下意識一縮脖子,待那巴掌輕輕落在頭頂上,又執拗的都著嘴,繼續捶打起竇太後的退。

「孫兒,還是父皇的親兒子呢······」

「哪有人,這麼害自己的兒子的······」

聽出劉勝話裡的鬱悶,竇太後也不由稍一怔;

思慮片刻,終還是俯下身,將劉勝拉回榻上,在身邊坐了下來。

「小九要記住;」

「無論做了什麼,皇帝,都是小九的父親!」

「做兒子的,不能違背父親的意願,更不該在背後,說自己父親的不是。」

「——若不然,就是不孝!」

「不孝,就說明這個人無論再聰明、再有才華,也隻是一個長著人皮,卻沒長人心的禽獸!」

「難道小九,就想做一個這樣的禽獸?」

「想做一個無君無父、不孝父母雙親的禽獸?」

聽聞竇太後此問,再想到天子啟交代自己的『任務』,劉勝也不由稍安下心來;

但稍一品味竇太後這番話,劉勝的心中,也莫名生出一股惱怒。

——哪有當爹的,這麼屢次三番的坑兒子的?

在旁人麵前,劉勝自然不敢說天子啟的壞話;

但當著祖母竇氏的麵,劉勝還是想借這個機會,把心裡的鬱悶都宣泄出來。

如是想著,劉勝便略有些鬱悶的側過頭,麵容之上,更是湧現出一抹毫不虛偽的由衷惱怒。

「孫兒沒想做禽獸;」

「也不想做無君無父、不孝順父母雙親的人;」

「但父皇讓孫兒來勸皇祖母,實在是讓孫兒感到很奇怪······」

嘴上說著,劉勝麵上也不忘苦惱的搖了搖頭。

「——按理來說,父皇叫孫兒做什麼事,孫兒作為子嗣,斷然沒有不從的道理。」

「但孫兒聽了父皇的話,到這長樂宮來,卻又惹得皇祖母不高興了······」

「這就等於是說:因為孫兒聽了父皇的話,來了這長樂宮,才惹得皇祖母不高興;」

「這,便是孫兒不孝順皇祖母。」

「若是孝順皇祖母,那孫兒就不該到這長樂宮來;」

「可不來,那就是不聽父皇的話、便是不孝順父皇······」

看著劉勝坐在自己身邊,都都囔囔著發起了牢騷,竇太後望向劉勝的目光,卻是愈發柔和了起來。

「好孩子······」

「好孩子·········」

溫笑著伸出手,在劉勝頭上輕輕愛撫著,待劉勝也不甘的停止了喋喋不休,竇太後便輕輕一用力,讓劉勝側躺在了自己的大腿上。

將手輕輕放在劉勝的頭上,下意識撫扌莫著,竇太後渙散無焦的目光,也悄然撒向了不遠處的殿門外。

就這樣呆愣愣做了好久,竇太後那低沉哀婉的語調,才再次傳入劉勝耳中。

「小九是不是也覺得,梁王做了儲君,就容不下你們兄弟幾個了?」

「就連我,都沒辦法從梁王、從親兒子手中,保下你們兄弟幾人的性命嗎······」

似是問劉勝,又像是問自己的兩聲輕喃,卻隻惹得劉勝輕輕搖了搖頭,乖乖側躺在竇太後的腿上,蜷縮成胎兒狀,又緩緩閉上了雙眼。

「孫兒不知道;」

「打自母妃生下孫兒,梁王叔便沒來過幾次長安;」

「即便是來了,也根本沒和孫兒獨處過,孫兒隻能在宮宴上,遠遠看梁王叔一眼。」

「也就是這一次,梁王叔來長安,皇祖母設大儺宮宴,孫兒又剛好到了可以喝酒的年紀;」

「這才讓孫兒借著邀酒的機會,走上前去,看清了梁王叔長什麼樣。」

「在過去,孫兒連梁王叔的樣子,都沒怎麼看清楚過······」

聽聞劉勝此言,竇太後麵色隻陡然一滯,眉宇間,更是隱隱帶上了些許詫異!

——親叔侄,居然連彼此的模樣,都沒有看清楚過?

但在短暫的回憶之後,饒是竇太後仍不願相信,也終是隻得緩緩點下頭,唉聲嘆氣間,認可了劉勝的這個說法。

梁王劉武,是先帝劉恆三個兒子中,年紀最小的那個。

想當年,年僅二十三歲的先帝,從代國來到長安入繼大統,不到一年之後,又將年僅九歲的長子劉啟,冊封為了太子儲君;

而在那一天;

在年僅九歲的皇長子劉啟,獲立為儲君太子的那一天,已故薄太後所居住的長樂宮,還送出了另外四道敕封詔書。

——立婕妤竇氏諱漪房,入主中宮椒房,居皇後位;

——封皇長女劉嫖為長公主,封邑館陶;

——皇次子劉參為太原王;

——皇三子劉武為代王。

而當時,獲封為代王的劉武,才剛年滿六歲······

後來,劉武從代王變成了淮陽王,又從淮陽王變成了梁王;

等劉武做了梁王時,已經年滿十七,而如今的皇九子劉勝,當時卻還沒出生······

現如今,梁王劉武已經年過三十,皇九子劉勝,卻也才十二歲。

而在過去這些年,尤其是劉勝過了五、六歲,到了記事的年紀的這些年,梁王劉武來長安的次數,確實是屈指可數。

原因很簡單;

——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是宗親諸侯每三年,朝見長安一次;

除了這每三年一次的朝見,除非天子特招,諸侯王便絕不能踏出國土半步,更不能無詔入關中。

不如令,視作謀反!

而在劉武成為梁王之後,先帝自然隻是按照規定,每三年允許劉武來一趟長安;

也就是近兩年,先帝駕崩,天子啟繼承了皇位,這才讓劉武得以入朝。

——若是按照規矩,距離梁王劉武入朝,本還有一年多時間······

「是啊······」

「說是叔侄,卻大都沒怎麼見過麵,就更不用說,能有什麼深厚的情誼了······」

想到這裡,竇太後的心中,也逐漸產生了些許動搖。

竇太後當然明白:劉勝這一句無意的『孫兒和梁王叔不咋熟』,隻是想表達劉勝不確定劉武秉性,無法為竇太後的提問給出答桉。

但正是這一句不算答復的答復,卻讓竇太後生出了一絲『要不,再見見皇帝』的念頭。

「且看看皇帝,是怎麼說的吧······」

心中這樣想著,竇太後的麵容之上,卻依舊沒有急於表現出服軟的意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瓶女配開掛了 在霍格沃茲平靜生活 萬物皆可進度條 我在水滸開了個掛 我的佛係田園 回到明朝去種地 在柯南世界發展偶像事業 旗木家的歐皇禦主 穿越養娃日常 鬥破之一統獸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