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當代第一書法家(2 / 2)

加入書籤

荀攸微微點頭:

「正是。」

陳飛看著他,目光十分平靜:

「此人才能、品行如何?」

荀攸直視著他:

「鍾元常博學而廣記,諸子百家皆有涉獵。不過相對而言,他並不專注於經史典籍,反而兼修申韓之術,也曾因為精通律令而擔任廷尉正(九卿之中專管律法的廷尉之副官),對於兵法也多有研究。而且他的書法自成一家,在蔡伯喈(191年去世)、張伯英(草聖張芝,192年去世)之後,已被推為當世第一名家。其人有威儀,品德高潔,淡泊名利,少有攀比阿諛之舉。」

陳飛一邊聽著他的推薦,一邊慢慢吃著碟中的一片豆腐,而後問道:

「鍾氏之名,我早有耳聞。既然他確有大才,先生舉薦於我,本就是應有之義,又何須如此謹慎?」

荀攸答道:

「他畢竟是朝廷的黃門侍郎。在洛陽停駐了兩個多月,一直沒有君侯的召見,恐怕心中惴惴,這才托人求到了我的門下……」

陳飛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他區區一個六百石的黃門侍郎,不來找我投效,卻等著我來找他?」

荀攸露出了一絲苦笑:

「不瞞君侯,此人月匈中頗有氣節,剛剛接到他的書信時,我其實也大吃一驚。」

陳飛作勢沉思,片刻之後,終於點頭:

「自我認識公達先生之後,這還是你第一次正式向我舉薦人才,我當然要重用。隻是不知委任他什麼職務最為合適?」

古代的官製一直都很復雜,雖然有兩千石、一千石、六百石之類的官秩用來區分階級,但很多時候,俸祿的多少遠遠不能代表實際職權的大小、以及統治者的信任程度。

荀攸顯然早有準備,很快就回答了陳飛的問題:

「臣有三答,任憑君侯選擇。

其一,君侯剛剛革新朝廷官製,尚書台尚且空虛,而鍾元常曾經擔任廷尉正,故而亦可以擔任刑部尚書。

其二,臣轉任兗州刺史之後,豫州別駕便有空缺,鍾元常之才足以繼任。

其三,袁紹猖狂,新附之東郡、河內二郡均在河北,董昭、臧洪二人皆文過於武,可令鍾元常取一而代之,為君侯抵禦袁氏。」

對於他的這種回答方式,陳飛就十分喜歡,畢竟,比起主觀分析題而言,客觀選擇題要容易得多。

所謂的刑部尚書,暫時也不會有什麼重要工作,明顯會浪費鍾繇的才乾;而豫州的主要框架已經成型,鍾繇以新人的身份擔任第一重臣的職位,未必會令許劭、許靖、袁徽等人心服。至於第三個選擇,其實稍稍有些博弈人心的成分。

陳飛沒有考慮太久,就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臧子源確實沒有統兵之才,留在前線未免束手束腳。剛好,張文遠也替我打下了泰山,就讓張文遠轉任泰山太守,把空缺出來的魯國相讓給臧子源吧!」

他不怕把前線大郡交給一個剛剛才表達了一點點忠心的新人。

畢竟,在河北沿線,他布置了王沖、典韋、高順三員大將,以及超過一萬兩千名可以信賴的士卒,如果鍾繇膽敢反水,不出兩天時間,他的腦袋就會擺在陳飛的桌子上!

荀攸完成了老朋友的囑托,而且還收獲了一個最好的結果,頓時鬆了口氣:

「臣代鍾氏,拜謝君侯。」

陳飛擺了擺手,指著他麵前的菜餚:

「現在,你可有胃口了?」

荀攸露出笑容,一筷子就夾住了一根排骨:

「這樣的美味佳餚,我能吃三碗米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能復製諸天萬物 靈氣復蘇之超凡領主 北鬥貪狼 從不滅神體開始神級選擇 從今天起做個大魔頭 你們的好感度怎麼都是滿的 顫栗深淵 我是三界辯護人 精靈之大進化 回到古代當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