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貴的離譜(1 / 2)

加入書籤

騎著老黃馬,身後跟著大彪、柱子等幾個青壯漢子,又有楊大眼和趙大夫兩個老頭騎驢相隨,一行人倒也很有氣勢。

帶著五千枚銅錢,也算是自信成功。

今天上街的目的很明確,先陪楊大眼采買點紙墨筆硯,既然要開學堂教育孩子,這該有的投入不能少。書可以先不買,楊大眼可以自己抄寫,但紙筆總得先買些。

然後就是買糧,這次要一次多采買一些,最好了能夠買到夠明年夏收的糧。家中有糧,心中才不慌。如今莊裡互助合作,算是結社互助的模式,吃的是大鍋飯,集體勞作,李逍得把大家的口糧先準備好。

好在糧價現在比較平穩,糧油副食調料等價格很貴,但隻是糧食倒還是不高。一千錢就能買到四十石粟米,一莊子四十來口,有百石粟米絕對夠吃到明年夏收。

依然是上次的那家糧店,還是那個價格。

李逍一次采購一百石粟米,然後又買了幾石稻穀,還買了一些麥子和一些糜子。

並為家裡的馬騾買了些大豆、高粱、麥麩等做為飼料。

總共花了三千錢,掌櫃的還表示讓店裡夥計拿車馬直接給送到家裡去,這種服務也確實是到家了。

「多謝掌櫃。」

留下人盯著,李逍便陪楊大眼去買文具。

賣紙墨筆硯的店在街上最好的地段,處於十字路口,可謂是金角聚財之地。店鋪裝飾的也很有格調品味,一股子書香之味。

連店門口迎客的夥計,都穿著長袍,十分斯文。

進店之後,李逍問了下價格,也不由的咋舌。

貴,實在是貴。

紙是按張賣的,但價格離譜。最貴的是麻紙,還有皮紙、草紙、竹紙等。麻紙又有黃麻紙,白麻紙。

比如官方書寫用紙,幾乎都是麻紙,其中朝廷中樞和宮廷用的都是蜀地生產進貢的黃麻紙。

掌櫃的對自家的紙如數家珍,侃侃而談,李逍聽的卻是麵色難看。

買完糧食就來到這店裡,從家裡出來帶了五千錢,剛才花了三千,現在身上還有兩千錢。

剛才三千錢買上一百多石糧食,可現在兩千錢在這裡都買不了幾張紙。

「掌櫃的,你家的紙也太貴了。」大彪忍不住道。一紙薄薄的紙,居然能抵的上一頭豬,這簡直是殺豬啊。

掌櫃的捋捋胡須,淡然笑道,「幾位客官,小店誠信經營,可從來不會亂開高價。就說這麻紙,小店有白麻紙和黃麻紙。白麻紙正麵潔白光滑,背麵略顯粗糙,有草棍紙屑粘附,但卻很細很薄,質地堅韌,十分耐用,隻要不著潮就能經久不變質。」

「而小店的黃麻紙更是由蜀地運來,正宗的蜀中黃麻所製。色略黃,比白床紙略厚,看起來比白麻紙還顯粗糙,但紙紋較寬,約有二指左右,這是如今最好用的書寫紙,連皇家宮廷和朝廷中樞都是用此紙。用麻紙做的書,風吹日曬也不怕,一本黃麻紙書隻要保存的好,甚至可以流傳千年而猶完整如新。」

楊大眼是教書先生,對於紙倒是行家,他對李逍道,「這家店裡的麻紙都是好紙,價格雖高但與市價相同。」

李逍有些無奈,店裡這種裁好的黃麻紙,一種是卷軸式,一種是折頁式,大小差不多也就是可以抄上萬把字,唐人一般把一萬字的書弄成一卷。這樣的一卷書,通常是每頁八到十行,每行十八字二十四字,因此一卷書差不多是五十頁左右。

而這樣一紙能抄寫一卷書的黃麻紙,居然要一千文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腦洞世界大冒險 我有一部超級手機 伊塔之柱 紫冥星係 末日隋唐演義 特種兵之融合萬物係統 星位行商販 電影世界開拓者 滅靈九天 天擇太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