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二鍋頭(1 / 2)

加入書籤

薛五郎也算是李家大院的熟客了,看門的老王頭很熱情的將他迎了進去。進院之後,薛五也不用人引著,自己往裡去。

「挺熟啊?」

「嗯,這大院還是我幫李三郎拿回來的,自然熟的很。」

薛五郎是李家的貴客,聽說他來了,李逍連忙從魚塘那邊趕回來。

「五郎今天怎麼有空過來?」

「今日休沐,就正好過來瞧瞧,說實在的,你這裡還真有不少讓我相信的東西,手拍黃瓜,還有炒菜,還有那燒刀子。」薛五一邊說著一邊就往前廳的炕上坐,絲毫不拿自己當外人。

「順便給你介紹個朋友,屯營飛騎的程五郎,我的好兄弟。」

屯營飛騎,一聽這個身份李逍就知道這人估計也是個勛戚子弟。畢竟屯營嘛,那就是禦林軍,而飛騎,更是相當於中-央-警衛-團了。

「五郎的兄弟,那就也是我李三的朋友了,來者是客,不要客氣,上炕坐。」

程五進屋就打量李逍,還順便把前廳的擺設看了幾遍,普普通通,卻又透著幾分不簡單。

普通而不簡單。

「程伯獻,字尚賢,家中排行第五。」程五自報家門。

李逍聽了後隻是點點頭,程咬金的大名他聽過,上次也還去過程家,但他還真不知道程咬金有個孫子叫程伯獻,所以一時倒也沒往那邊想。

「三郎剛剛這是到哪忙呢,這寒冬臘月不在家窩著還在外忙啥?」薛五問。

「也沒啥,就是我家門前河邊田地邊上有塊窪地一直荒著,想著空著也是空間,就打算清理一下,挖個塘,明年看能不有養魚種耦,多點產出收益什麼的。」

「養魚啊,長安邊上倒是有不少人養魚、種菜的,據說收益還挺高的。不過三郎啊,你家在這藍溪離長安城可是足有八十裡路呢,這魚就算養出來了,也不好運到長安去啊?」薛五給建議。

程五也道,「如果能把活魚運到長安賣鮮魚,這是個好營生,若是不能存活,那就沒啥意思了。」

「反正就是試試,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嘛。說不定,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能找到什麼法子呢。就算運不了鮮魚到長安,反正我那窪地也是空著的,到時自己吃也行啊。」李逍笑著道。

「嗯,那明年我有空時就來你這釣魚。」

「隨時歡迎。」

程五這個時候忍不住問李逍,「剛才來時看到你院門口好多孩童,楚玉兄說你家辦了個家學,還免費收佃戶家孩子入學,又收附近地主孩子附學,如今家學裡有四十來號人?」

「嗯,沒錯。」

程五來了興趣,「請問三郎為何想著要辦個家學呢?」

一般人辦家學很好理解,家裡有點錢財,然後想辦法供子弟讀書,可李逍辦家學,卻是讓家中的佃戶子弟來讀書,還收附近地主家孩子附學,整個學校裡,真正的李家人也就李逍的一個妹子在裡麵讀書,這就未免太奇怪了。

「讀書很重要,我一直認為,其實人本質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沒有誰天生就聰明些,也沒有誰天生就愚蠢些,之所以有了區別,還是因為受到的教育不同。從沒受過教育的人,就未免愚昧一些,而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就能了解更多,看的更遠,也能走的更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千秋大計,教育為本。」

程五聽了很意外,一個鄉下小地主居然能說出這麼的一番話來。不過文教這是朝廷官府的事情,一個鄉下小地主哪裡管的了那麼多,未免管的太寬了些。

「也不算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其實辦學這個事情,做的好,是名利雙收的,還能真正的讓大家受惠,所以有利無害。」

「可辦學得花不少錢吧,四十多個學生,這一年下來花費得不少吧?」程五道,他雖說是將門子弟,可勛貴家的子弟打小也是要讀書的,那是文武一起學。

雖說有句老話叫窮文富武,可並不是說窮人就可以學文,而是說學武的話需要的條件得更好些,但學文絕不便宜。筆墨紙硯哪個便宜了?請個先生也一樣不便宜。

況且,普通人讀了書,也是很難出頭的。

朝廷雖每年有科舉,但實際上科舉跟普通寒門子弟沒什麼關係,每年的科舉有資格參考的考生,國子監占了很大一部份,各地州學縣學學生占了很大一部份,最後一部份才是地方舉薦的鄉貢生。

國子監裡麵的學生雖多達數千人,可絕大多數都是勛戚子弟和五品以上官員的子孫,少數的非勛戚官員子弟,那也是跟他們有關係的地主豪強子弟,有幾個是真正的窮人家孩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腦洞世界大冒險 我有一部超級手機 伊塔之柱 紫冥星係 末日隋唐演義 特種兵之融合萬物係統 星位行商販 電影世界開拓者 滅靈九天 天擇太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