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上來了(1 / 2)

加入書籤

第一卷風雨飄零

京城東城區的一處府邸,紅漆的大門閃閃發亮,兩邊貼著才幾天的大紅對聯。

大門的正上方掛著一塊牌匾,上書「欽賜武清候府」,這是當年萬歷皇帝親筆書寫賜予的。

下方的台階下,各立著幾名身挎月要刀,身材強壯,神色倨傲的家丁。

一名管事模樣的中年人,蜷著身體坐在門下避風處的一張凳子上打盹。

忽然一陣密集的腳步聲傳來,遠處的胡同口出現了大批身穿黑杉罩服,月要係鸞帶,白底黑麵官靴,月要懸繡春刀的東廠番子。

眾家丁愣神間,一眾番子來到府前,打瞌睡的管事早就驚醒,帶著幾分戒備的神情上前拱了拱手,問道:

「這是武清候府,各位前來有何貴乾?」

打頭的一名大檔頭,理都不理這名管事,轉頭吩咐道:「大家跟我進去,求見武清候。」

幾個百戶應聲帶領部下四下散開,幾十名校尉直奔大門,候府管事趕緊朝一個手下使了個眼色。

那人匆忙奔進府中,他則伸手攔住檔頭問道:「這位大人,這是禦賜武清候府,無關人等不得擅闖,否則……」

沒等他說完,大檔頭後麵一個虎背熊月要的校尉幾步上前,一巴掌狠狠扇在管事的臉上。

管事朝後踉蹌幾步,口鼻出血,耳朵嗡嗡作響,腮幫子瞬間鼓起。

管事一下子被打蒙了,轉瞬醒過神來,捂著腮幫子嘶聲叫道:「你們要造反嗎?」

「你們才造反,也不看你爺爺是誰?」

大檔頭蔑視的掃了他一眼,撥開他,跨步走上前去。

管事和其餘家丁步步倒退,緊緊瞪著他們。

檔頭帶人上了台階,大門忽然打開,一個四十餘歲,臉色青白,腳步虛浮身穿錦袍的中年人走出大門,身後是數名管事家丁。

「某乃武清候李國瑞,爾等闖府意欲為何?」

「見過武清候,吾乃東廠檔頭王良模,聽聞武清候家裡困難,到處拍賣雜物度日。

廠督大人聽聞,憂心如焚,恐武清候丟了天子臉麵,特讓小人送來銀票萬兩,用於購買清華園之用。」

檔頭隨意拱拱手,算是見過禮了,然後從袖裡掏出銀票,邊說邊遞給李國瑞。

「混賬!」

李國瑞張牙舞爪,抓過銀票仍在地上,臉上青筋暴露,眼睛仿佛要瞪出來一般,他大聲咆哮:

「區區一萬兩就想買下我李家兩代人人苦心經營的清華園,王承恩這個閹貨,好大的口氣,也不怕閃了舌頭?」

「大膽!」

王良模臉色頓變,厲聲喝道:「賤骨頭,你的好日子到頭了,妖言惑眾的事情廠督已經放你一馬,現在居然敢辱罵廠督。

真當東廠沒辦法治你不成?

待某回去稟告廠督,剝去你的爵位,看你還拿什麼囂張?

告辭!」

說完,扭頭就走,也不管地上被風吹拂的銀票。

「你……」李國瑞氣憤的指著王良模,竟然說不出話來。

一個小小的東廠檔頭,居然敢在他這個侯爺麵前人五人六,豈不氣死人?

「對了,皇爺托小人告訴武清候,京城物價忒貴,久居不易,不如回鄉度日去。

要是少了盤纏,武清侯在京中的產業,皇爺也會看在親戚的麵上買下來的。」

王良模回過頭陰測測說道。

「什麼?」

原來是皇上的意思,李國瑞感到一陣天旋地轉,差點站不穩,身後的管事趕忙扶住他。

「備轎,去皇宮。」

很快,李國瑞緩過神來,他要到皇宮去求饒。

原來,沒有皇上的庇護,他連東廠的一個番子都對付不了。

而此時,武清候李國瑞要見的崇禎皇帝,並沒有在宮裡。

確切的說,他正在出宮的路上,準備巡視五軍都督府。

大明的軍事中心,五軍都督府坐落在大明門和承天門之間禦道的西側,和禦道東麵的六部官房遙遙相對。

而這些單位前麵,就是被高大紅牆包圍的禦內廣場,兩者隻有一牆之隔,相互不能通視。

崇禎皇帝一行人從承天門出發,站在金水橋上就能看到紅牆盡頭雄偉的正陽門。

這紅牆之內的廣場,也就是後世天朝最著名廣場的一部分,紅牆內的廣場東西寬五、六百步,南北長約一千六百餘步。

厚重的紅牆頂上還堆積著厚厚一層白雪,猶如戴著一頂白帽子,而地麵上的積雪卻清理的乾乾淨淨。

在崇禎皇帝看來,雖然眼前的景色看起來異常的厚重大氣,但是空盪盪的廣場上,卻缺少了一絲人氣。

老王和三、四名隨堂太監站立在崇禎皇帝的身後,不知道皇爺為什麼在此停留,這空曠寒冷的廣場,實在沒有風景可看。

突然間,皇爺不大的聲音傳來,「朕以後要把兩邊的紅牆拆了,在這裡閱兵升旗。」

老王聽到皇爺的言論,連眼皮都沒眨一下,依舊攏著手低眉順眼的站立著,等待皇爺發表完自己的感慨。

這半年多來,皇爺總有一些出格的言行時不時的從嘴邊蹦出來,習慣了。

作為皇爺身邊最為信任的太監,老王剛開始也許還會惶恐的勸諫一二,試圖讓皇爺謹言慎行,不要影響自己的形象。

但是到了現在,皇爺的言論已經對他免疫了。

老王覺得與其去勸諫皇爺慎言,還不如讓皇爺身邊服侍的太監們閉嘴,這樣似乎更簡單一些。

做出了決定的崇禎皇帝,見沒有人附和自己,略微感到遺憾。

不過,這也沒辦法,這些隨堂太監雖然貼心,可終究是天子家奴身份,顯然裝瞎子裝聾子更恰當。

「走吧!」崇禎皇帝抬腿往前邁去。

京營已經掌握在手裡了,現在,是解決五軍都督府的好時機。

五軍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是太祖朱元璋未稱帝之前掌控軍權的機構。

而以大都督府都元帥進位的老朱同誌,深切明白一個事權統一,節製中外諸軍的大都督府,對於皇位是一個多麼大的威脅。

因此洪武十三年,老朱同誌廢除大都督府,以五個地位平等的五軍都督府,分別管理京師及各地衛所。

老朱設置製度,成祖小朱完善製度。

於是,就形成了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都聽命於皇帝,完成了軍權高度統一。

具體來說就是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兵部擁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相互節製互不統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神道仙遊傳 漫威世界的禦主 聖母是如何煉成的 大王饒命 改造世界之重塑神話 我的女兒有個係統 我的自定義帝國 我的夢幻林場 變聲大佬 都市無敵醫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