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沒有一滴水是無罪的(1 / 2)

加入書籤

先前,《漢唐時報》上陸續刊登過365期「明朝滅亡的365個原因」的長篇連載,這引起了許多這個時代的讀書者的深思:

為什麼相對於**武裝力量和韃虜強盜集團來說更為強大的明王朝,竟然會在幾年期間就會被滅亡?!

剛開始時,許多古人知識分子不太敢多言,因為還扌莫不清漢唐集團的真實用意------他們曾懷疑這是漢唐集團的一種釣魚式引誘,弄不好會借機把提出異議的人士以什麼罪名入獄呢。

後來,當《漢唐時報》提出了明朝的東林黨黨爭也算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一條重要原因的時候,一個叫蔣山傭的商人大怒而起,隨手寫了一篇反駁的文章,將它親自送到了《漢唐時報》的報社,並聲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的真實名字叫顧炎武,乃昆山人氏也。

報社裡的接待人員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不敢怠慢,直接把那個家夥的稿子送到主編室,並把情況說明。

楊友行主編大喜啊,這些古人中的知識分子竟然會有人大膽地提出了不同意見!

哈哈,他們還沒有完全被閹割乾淨,竟然敢質疑我們的報紙呢。

這真心好啊,正好可以借此人來向古人中的知識分子們表明,在咱漢唐集團的管治下,公民們真正擁有符合常識的言論自由的權利,不會因言因文獲罪!

楊友行主編把那個家夥的投稿,略讀了一下,感覺文稿語言通順,論點突出,論據充實,算得上是一篇正常的駁論。

楊友行主編隨後又查了一下那個叫顧炎武的人的歷史資料,真心好啊,這個家夥還略有名氣呢。

顧炎武出生在1613年7月15日,出生地點為昆山千燈鎮,原為顧同應之子,曾祖顧章誌,顧氏為江東望族。

顧炎武過繼給去世的堂伯顧同吉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歲未婚守節,白天紡織,晚上看書至二更才休息,獨立撫養顧炎武成人,教以嶽飛、文天祥、方孝孺忠義之節。

顧炎武14歲取得諸生資格後,在十八歲時前往南京參加應天鄉試,加入復社。

這個家夥以「行己有恥」、「博學於文」為學問宗旨,屢試不中。

自27歲起,斷然棄絕科舉帖括之學,遍覽歷代史乘、郡縣誌書,以及文集、章奏之類,輯錄其中有關農田、水利、礦產、交通等記載,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開始撰述《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誌》。

鞅虜強盜入關後,顧炎武暫居語濂經,由昆山縣令楊永言之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務。

一開始時顧炎武把復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滿腔熱忱,一口氣撰成《軍製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為行朝出謀劃策,針對南京政權軍政廢弛及明末種種弊端,從軍事戰略、兵力來源和財政整頓等方麵提出一係列建議。

結果毛用沒有,南京城很快被韃虜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軍崩潰,韃虜鐵騎又指向蘇、杭。

其時,江南各地反韃義軍紛起。

顧炎武和摯友歸莊、吳其沆投筆從戎,參加了僉都禦史王永柞為首的一支義軍。

當時諸義軍合謀,擬先收復蘇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但惜乎殘破之餘,實不敵氣焰正熾的八旗精銳,義軍攻進蘇州城即遇伏而潰,鬆江、嘉定亦相繼陷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無限之開局一雙輪回眼 找到了寶藏 都市之最強DNF係統 都市共享男友係統 1979閒魚人生 我真沒想入贅 差佬的故事 你很強但現在是我的了 神話降臨 萬界之最強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