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道不同,不足與謀(1 / 2)

加入書籤

閻爾梅到了錢謙益的招待所後感覺如魚得水了。

由於本來就是帶著某種目的來招納賢良的------所以,來這裡的人大多是三觀相同,性情相仿,大家都格外有認同感。

針對漢唐集團,他們展開了熱火朝天的大討論大爭鳴活動,無人不可言,無言不可談,慢慢地,大家對漢唐集團過去的一些不可理解的事情與言論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共識。

當然,這些理解都是在他們自己的認知範圍中產生的。

錢謙益作為群賢的主導者,他從來沒有統一思想的打算,而是時而耐心地傾聽,時而認真地參與討論,小心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柳如是作為女主人之一,也盡心照顧這些賢良,除了女人之外,一些生活的必需品都盡量提供。

錢謙益從來不是差錢的主兒,所以,隻要不太過分,大家想要有什麼就會提供什麼。

香煙和咖啡,掛麵和土豆粉,肉罐頭和水果罐頭以及漢唐集團出版發行的各色書籍應有盡有。

這些個古代知識分子最喜歡這樣的生活了,一麵是沒有絲毫的生活之憂,另一麵是可以任意逞口舌之快。

所有人都開心之極。

群賢中,表現最搶眼的是閻爾梅、歸莊和萬年少三個人。

歸莊歸莊出身書香門第,祖父為隆慶時南京大理寺丞、後人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的歸有光。

父親歸昌世,為昆山三才子之一,書法晉唐,善草書,兼工印篆,擅畫蘭竹。

歸莊自幼受詩書熏陶,為諸生時,即博覽群書,下筆數千言不止,工詩文散曲,擅畫竹石,尤精於書法,狂草功力更深,時人以為絕倫。

那時吧,歸莊與同裡的顧炎武學行相推許,俱不諧於俗,時有「歸奇顧怪」之稱。

他十七歲時與顧炎武一同參加復社,後又參加驚隱詩社。

崇禎十三年,也就是1640年以特榜被召,鑒於國事日非,辭不赴。

當年,韃虜大兵再攻江南,昆山知縣出走,縣丞閻茂才代知縣,下剃發令,士民大嘩。

歸莊鼓動群眾殺閻茂才,閉城拒守,七月城破,死者四萬餘人,嫂陸氏、張氏俱殉節,其父亦相繼卒。

歸莊被指名搜捕,亡命他鄉,未幾,潛返鄉裡,削發為僧,稱普明頭陀。

後來顧絳改名「炎武」,歸莊則改名「祚明」,以示誌向。

對顧炎武經商之事,他有所耳聞------對於錢財之物,他興趣寥寥,不以為意;但是,當他聽聞顧炎武竟然能成為《漢唐時報》的特約撰稿人之事,卻大感興趣!

《漢唐時報》這份報紙他豈能不知?

那可是漢唐集團的人親自主辦,據說發行量過百萬呢。

想想這個數字他就激動,在那上麵發表一篇大義之言,竟然能讓天下百萬之人讀到,啊呀呀,倘若如此,夫復何求?!

於是他就開始蓄發還俗,由於是從光頭的程度蓄發,還正好順勢留了漢唐集團樣式的短發。

漢唐集團的短發發型那時已經開始在杭州大城裡流行開來,一些沿海較大的城市裡也逐漸出現了。

當然,大多數人都是因為毀了韃虜發式後重新蓄發才借勢這樣的。

歸莊準備早晚也去《漢唐時報》那裡走上一趟,他自認為論文筆大義來說並不差於顧炎武。

但是,他的朋友萬年少勸他先穩一穩,再看看局麵,萬萬不可魯莽行事。

漢唐集團那時確實是正在圍殲韃虜強盜,但是,誰知道他們徹底掌控天下後,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當年,韃虜強盜剛進關時還揚言為我大明天子報仇,可是後來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好吧,這一番話是道理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無限之開局一雙輪回眼 找到了寶藏 都市之最強DNF係統 都市共享男友係統 1979閒魚人生 我真沒想入贅 差佬的故事 你很強但現在是我的了 神話降臨 萬界之最強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