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大東亞發展共同體?(1 / 2)

加入書籤

有關漢唐集團未來的走向的問題,五大董事在1659年最後一次的閉門會議中並沒有達成什麼完全一致的協議。

最終,他們不得不把這個問題擱置化處理,直接讓楊友行秘書記載在備忘錄中,如同往常一樣,如實標注上五個董事各自的看法與態度。

漢唐集團內部仍是保持著如實署名的傳統。

誰提議,誰反對,誰命令,誰執行等等情況,都會查到真實的署名。

他們的檔案部門對署名材料有相應的規定,一般性的要保存十年左右,重要的要保存到二十年,極其重要的可以保存五十到一百年!

也許在這裡,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相應的權利,也都有自己的相應的責任。

權責一體,萬事可溯。

這次閉門會議在談及世界問題時,他們的討論如往常一樣非常順利。

伍大鵬董事長提出的大東亞發展共同體的計劃獲得了其他四個董事的全麵同意。

當然,這個過程中不乏有各種各樣的質疑。

前文提到過一些,早在1388年,高麗國王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大明的遼東,李成桂則借機發動政變。

1392年,他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並改國號為朝鮮,定都在漢陽,也就是後世的韓國首爾,由此開始自稱朝鮮王朝。

朝鮮王朝長期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

對大明王朝采取事大主義。

從1416年至1449年,朝鮮在鴨綠江東岸地區設置「西北四郡」,在圖們江南岸地區設置「東北六鎮」。

那是在1592年的時候,日本的豐臣秀吉派兵16萬第一次侵入朝鮮。

1597年,日本的豐臣秀吉再派水陸兩軍約17萬人第二次侵入朝鮮。

1598年,日軍被擊退。朝鮮史稱「壬辰倭亂」,大明史則稱「萬歷朝鮮戰爭」。

從1618年起,明朝和韃靼強盜集團作戰,朝鮮因事大主義而派兵協助明朝。

但是,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隻有二貨們才能乾出的事情。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光海君李琿。

李琿是朝鮮宣祖李昖的庶次子------請注意這個身份。

他受封為光海君,為人平素品行端正、聰明好學。

因宣祖遲遲沒有嫡長子,而庶長子臨海君李珒又是一個聲名狼藉的貨色,所以朝臣屬意的儲君人選,唯有李琿。

然而宣祖這個家夥卻喜歡庶四子信城君李珝,所以遲遲不願立李琿為儲,直到壬辰倭亂爆發後,出於朝野要求選定儲君以備不測的輿論壓力,宣祖才極不情願地立李琿為世子。

李琿被立為世子後,受命權攝國事,協助明軍抗倭,這個時候,他極為賣命,還真為驅逐日軍、光復朝鮮立下大功,威望日著。

然而李琿過高的人氣讓宣祖忌憚,加之嫡長子永昌大君李全的誕生,使其更有理由廢黜李琿的世子之位。

父王的猜忌、幼弟的威脅本已讓李琿高度緊張------而更讓其揪心的則是大明王朝一再以「立子以嫡」的宗法為原則,拒絕冊封其為世子,這種二貨行為,當然就埋下了李琿在以後即位後必然會背明的伏筆。

就在李琿萬分憂慮之際,突然傳來令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宣祖薨逝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無限之開局一雙輪回眼 找到了寶藏 都市之最強DNF係統 都市共享男友係統 1979閒魚人生 我真沒想入贅 差佬的故事 你很強但現在是我的了 神話降臨 萬界之最強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