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語文與文學(1 / 2)

加入書籤

學的好語文的人,不一定學的好文學。

我早些時候便發現,概括是一個痛苦的取舍。它總是出現在閱讀理解中,擾得人在滿目紛繁中嘆息、不知所措。甚至欲慨嘆一聲:「剪不斷,理還亂!」在文學創作中,對一個事物的描寫是立體多麵的,因此總要從各個角度下手。但煩悶的是:角度過多,顯得冗長;角度過少,顯得單薄。因此,適中的度極難拿捏。

剛開始寫作時,我的文章總是頭重腳輕,沒有重點與著落。例如,我要寫一個雞蛋,可以先寫蛋殼,後寫蛋白,蛋黃,層層包裹,由淺入深,有客觀的可視感。再或者,可以先寫視覺,再寫嗅覺,最後寫味覺。以看,聞,品的動作先後作為順序,有主觀的遞進感。絕不可打亂基本的行文順序,使雜亂無章。至於重點與著落,需取本質特征。例如:火的熱,山的高,水的清。如若冗雜著寫火的顏色,再描述水的深度,就會帶來繁復的觀感。我們都看過電影,裡頭的劇情往往透露出鮮明的人物形象。這是因為,導演選取了典型案例拍攝。例如,我要寫一個奔放的同學,不能說他每天都洗頭,或是今明幾天在學校發生的流水賬。否則,至多隻會讓讀者覺得他是個愛乾淨的人,甚至會對文章產生「泛泛之交」感。正確的做法是寫:他一逮住間隙,便如嘰喳的麻雀一般與旁人繞嘴,在各項的差務上,總瞧見他湧動著的身影與張成「 O」字形的嘴。

文章的頭重腳輕,往往是因:一、沒有清晰的行文順序,二、未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三、不會揀選典型案例。

—— 《語文與文學》

s:一些同「老王」相處的小花絮

<在文章之外,我們還在譜寫著生活。>

一、靈感的互相成全

「老王」是行中醫的,我是業餘寫作的。我倆的行業,有個根深蒂固的共性:乾的好,不是絕對的技術,就是依托天外來物——靈感。據他透露:我們初識時,他便覺緣分泛濫;給我醫了一回後,我的高低肩等問題倏地被打退,他便信心爆棚,自認為醫術突飛猛進。於是,他在靈感之路上愈行愈遠,接連醫好了數個疑難雜症。最令人嘆服的是:他讓走路困難的老者丟下輪椅的捆縛,邁出了第一步,重獲勇氣與新生。

「往日給別人治病,從搞不出如此欣欣向榮的勢態。」他總這般說。

於我而言,在他身上發現了《「老王」主副業大全》、《「老王」的行醫「小傲嬌」 》、《可伸可曲的性格》、《「老王」在中醫上的「汗奸」之路》等「著作靈感來源」。在兩三個療程之後,我提筆恣狂,一篇《「老王」 》赫然出世。這篇文章令我的寫作能力得到煥新,大改舊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HP】芙洛拉的小少爺 惹誰不好,非要恐嚇萌新 被渣後,她沉迷搞錢暴富又高嫁了 我野原新之助才不是惡霸 都市保安 下一站天後之女明星成長路 穿書後我養大了叛逆男主 後母趕我出家門,我反手掌控家族 快穿宿主躲不掉:百變大佬強製寵 楓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