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策源(1 / 2)

加入書籤

崇禎元年,跟大明北方一樣,遼東又是大旱,在從朝鮮搶來的那點糧食吃完了以後,自崇禎元年深冬開始,金國便又陷入了飢荒。

但這次皇太極卻不敢將遼東漢民百姓逼迫過甚,經過老奴酋的歷次殺戮和逃亡,遼東能種地的漢民已經不多了。

皇太極也不想把這些漢民全殺光,沒了農耕的百姓,那大金就徹底淪落到之前的漁獵社會了。

對大明中央集權式體製的向往,讓皇太極更加重視能耕作的漢民,當然為了加強個人權威,皇太極也越來越倚重漢人知識分子。

範文程、寧完我等一大批漢人知識分子越來越受到皇太極的重用,在金國的朝堂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無論朱由檢是否願意,金國在皇太極的帶領下,還是按照歷史慣性,慢慢的進行著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

靠著一點存糧,度過了崇禎二年那個有些凜冽的春日,金國關於要去南邊打草穀的想法越來越甚囂塵上。

「八弟,看樣子今年這雨水又有些少啊。」

開春之後,莽古爾泰跟著皇太極去盛京外麵的莊子裡查看春小麥和豆子的出芽情況,巡視一圈,連尋常從不關心農事的莽古爾泰都看出了情況不佳來了。

因為春雨稀少,田裡的豆苗和麥苗都有些稀疏。

如果莽古爾泰識字的話,肯定會想起南朝詩人的一句詩:晨興理荒穢,草盛豆苗稀。

而在一旁熟悉漢文化的皇太極,還真想起了這句詩,可卻沒有陶淵明的心境。

遼東苦寒,又是小冰河期,田裡隻能一年一熟,春季播種,秋季收獲,要是這一季收成不行,全年都完了。

看到這草也不盛豆苗也不盛的田地,皇太極越發的向往明國南方那種一年至少兩熟的水田了。

從田裡將目光拾起,皇太極放眼眺望,廣袤無垠的遼河平原上,遍布著豆腐塊般的田地,幾個老農正從不遠處的河中擔水,來灌溉並不屬於他們的田地。

盡管這地都不屬於他們,但沒人敢懈怠,昨天一老農被活活打死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雖然極其憤怒,但對死亡的恐懼還是深深的印在了他們的腦海裡。

皇太極將目光從遠處收回,又看了看稀疏的麥苗,搖了搖頭,拖著有些臃腫的身子,在侍衛的幫助下上了一匹異常壯碩的馬,一拉韁繩,往別處而去。

「唉!」

莽古爾泰長嘆一聲,也是飛身上馬,跟著他八弟遠處。

待到傍晚,皇太極一行回到了盛京,稍事休息後,皇太極便在八角殿召見了莽古爾泰、代善和嶽托。

當然還有寧完我和範文程,在皇太極的堅持下,如今兩人已經能進八角殿議事了,不過大多數充當書記員的工作。

在剛剛過去的寒冬中,皇太極靠著從朝鮮和蒙古換來的物資,收攏了一些女真貴族的人心,連代善和阿敏也消停了不少。

「八弟,咱再去南邊搶一把吧,要不然各旗還得餓死不少人,去年死的漢狗不少,我那旗人力都有些不足了。」

剛到了八角殿,屁股還沒坐下,就嚷嚷開了,一口一個漢狗,全然不顧一旁站立的兩個漢臣。

皇太極聞言,心裡有些不滿,這幾個夯貨什麼時候能學會見駕的禮儀,要是在南朝,肯定會被禦史彈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天下第一醫館 仙女叫我來修仙 明朝航海王 一國之力 一不小心挖出一個仙帝 力氣太大隻能種田 一切從巫師開始 占個山頭當大王 因為壞所以要當救世主 大笑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