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野生楊梅(求訂閱)(1 / 2)

加入書籤

女孩子跟男孩子的身體構造不同。

女孩子每個月總會有那麼幾天會過得十分辛苦。

當然,就跟老板娘說的一樣,每個女孩子的身體素質不同,在來例假的時候的反應也會不同。

有的女孩子身體素質好,來例假會沒有什麼反應,但有些女孩子身體素質差,一旦遇上來例假,則會腹痛難忍,月要酸背痛,需要臥床休息才能撐得下去。

小芳顯然屬於後者。

因為她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本就不強悍的身體已經因為大量的體力勞動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損傷。再加上她總是為了賺錢而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所以每個月的那幾天,都會很難熬。

要想緩解這種問題,有錢人就多吃燕窩跟阿膠,至於窮人嘛,多喝紅糖水吧。

不過,小芳摳門慣了,連便宜的紅糖都舍不得吃。

隻是讓她沒想到的是,劉青山那個大傻瓜居然那麼細心,會發現她的異樣,還會貼心的給她買了她一直想買的紅糖紅棗之類的東西。

嗯,感覺怪怪的。

她抬頭看著藍天,心情十分復雜。

站了一會兒,又繼續往家裡走去。

剛走入院子,便迫不及待的跟奶奶分享道:「奶奶,有紅糖了。」

「你去買紅糖了?我早跟你說了,讓你多喝點紅糖水,你偏不聽,現在熬不下去了才知道去買啊。」奶奶抱怨著走上前來接過她手裡的東西,「你快進屋去躺著,我給你煮糖水。」

「奶奶,我沒那麼嬌氣,我自己來就好了。」小芳笑道,「而且,我跟你說,這些東西都不是買的,是買這個豆漿機送的。」

「啊?這麼好啊?」奶奶感到很新奇,「哦,對了,你買豆漿機乾什麼?」

「哈哈,以後給你打芝麻糊喝,我聽別人說,喝黑芝麻糊可以讓頭發變黑啊。」

「你費這錢乾什麼?我人都老了,頭發白就白了唄。」

「奶奶,那就是打別的豆漿給你喝也好啊,你看你,都一把年紀了,還沒享過幾天福,現在我攢了點錢,就想讓你也享享福嘛。」

奶奶溫柔的看著小芳:「小芳啊,奶奶可算是沒白疼你。」

「嘻嘻,那奶奶你去幫我找點兒艾草回來吧,我不想走了。」

「哈哈,行,你去燒水,我去幫你找艾草。」

「嗯。」

艾草在山裡隨處可見,沒一會兒,奶奶就抓了一大把艾草回來。

她把艾草洗乾淨之後,讓小芳放進鍋裡煮成艾葉汁,然後再把事先煮好的雞蛋剝殼放入艾葉汁裡。

往時沒有紅糖的時候,每逢大姨媽來訪,小芳就就著艾葉汁吃雞蛋。

現在有紅糖了,就往艾葉汁裡加入紅糖枸杞之類的東西。

煮了一會兒之後,再把這甜滋滋的艾葉湯喝下去,整個人就瞬間暖起來了。

艾葉紅糖雞蛋湯雖然不像燕窩阿膠那樣大補,但是也具有溫經散淤,通絡止痛,調經活血的功效,特別適合女孩子來大姨媽的時候喝。

它不僅能有效治療月經不調,痛經,月經量多,經期乏力等症狀,而且見效很快,且沒有任何副作用,堪稱窮人的燕窩了。

管遇劉青山幫小芳買破壁機一事,並沒有在村裡引起任何風浪。

因為雞樅菌陸陸續續長出來了,大家都忙著采雞樅菌賺錢去了。

不僅雞樅菌長出來了,就連山裡的野生楊梅也熟了。

不過,今年的楊梅也不多,僅有深山裡有些。因此,今年村裡人估計很難吃到這美味的楊梅了。

等劉青山回到家裡,父母看到他不僅摘了很多的雞樅菌還摘了很多的楊梅的時候,都很驚訝。

因為聽村裡人說,今年山裡的楊梅樹結果很少,可沒想到,兒子居然摘了這麼多,而且都還很大個。

吳翠梅問道:「這些楊梅是不是也可以賣錢了?」

「嗯,應該可以賣錢吧。」劉青山回道,「不過,楊梅不像水菇,水菇沒人種,所以可以高價賣,但是楊梅太多人種植了,根本就賣不起價格,所以,還是不賣了,留著自己泡酒吧。」

「對。」劉遠河也贊同兒子的觀點,「賣來乾什麼,又賣不了多少錢,還是咱們留著自己泡楊梅酒喝。」

劉青山點頭:「今年的野楊梅少,這些我先拿去分給大奶奶跟二爺爺他們,等過兩天我再多摘一點回來泡酒。」

於是,就把楊梅給大奶奶跟二爺爺送去。

路上遇到村民們,劉青山主動問他們吃不吃楊梅。大家都很高興,一人抓了一捧楊梅,有些老人還感嘆說,好多年沒吃過楊梅了。

到二爺爺家裡的時候,又聽到大叔在數落二叔。說二叔舍不得給他的孩子花錢,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大叔就像一隻吸血鬼,不停的吸食二叔的血液。

劉青山作為晚輩,本不該插手他們的家務事的,可大叔的話說得實在太難聽了,就幫老實木訥的二叔爭辯了幾句。

「大叔,做事說話要憑良心,如果沒有二叔的話,就憑你這吊兒郎當的樣子,早不知道餓死多少回了。二叔不求你知恩圖報,但你也不能昧著良心睜眼說瞎話。這些年,你花掉二叔多少錢了,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嗎?如果沒有二叔努力乾活的話,你家連電費都交不起。」

劉青山這番話激怒了大叔。

羅大亮跟劉青山早就有矛盾了,又在村裡某些紅眼病患者的攛掇下更是對劉青山厭惡得不行。得嘞,今天你小子主動送上門來,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一切從巫師開始 占個山頭當大王 因為壞所以要當救世主 大笑港影 詭異在線中 星河巫師 我在古代做家教 生活係禦獸師 一不小心就成了劍仙 無論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