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武器製作(1 / 2)

加入書籤

周易臆想中的這把武器,最好是有著足夠的鋒利,沉重的分量以及便利的攜帶可能性。

就目前來說,艾德曼合金的槍頭在鋒利程度上是夠用了,但是在重量上,即便連槍杆都使用艾德曼合金製作都很難滿足周易的需求。

以他的力量來說,最好的武器,尤其是像長槍這種武器,重量最好在二十萬到三十萬磅這個樣子左後,折合為古時計量單位的話怎麼著也有著十幾二十萬斤。

有這樣的重量,別的不說,隻要周易來個加速隨便往哪裡砸一下,基本上都是和轟炸機一個級別的。但是可惜的是,以目前所知的材料來說,要想達到這個重量,簡直是白日做夢。

想想神話裡那隻神通廣大的猴子,他手裡的那根要人親命的家夥也不過才一萬三千五百斤。但是那樣的神兵已經是大禹用來丈量洪水,平定東海的天下珍鐵。數遍神話也沒有幾個能夠媲美的。

可想而知,想要達到周易心目中的分量,是多麼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反而,在便攜性上周易的這點要求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阿爾法納米金屬六型。也就是目前黎明鎧甲使用材料的前一個版本,基本上就能滿足周易的需求。

和阿爾法納米金屬七型相比,除了質量沉重以及無法取消磁力乾擾這一點外,他和阿爾法七型基本上沒有區別。無論是能量傳導性,自我壓縮能力,高溫壓強抗性,金屬記憶修復以及二次變形功能上都沒有太大區別。其實說明白了,也就是質量上坑爹了一點,每立方厘米重量達到了144克,這個重量比金屬鋨大約重了六倍多。如果說想做成丈二的槍杆,意味著重量足足接近一噸。

即便如此,這樣的重量也是大部分正常人接受不了的,任何製造商也都受不了自家的戰艦飛機跑不動飛不起來的原因是因為太重了。

這讓以開發航天金屬材料為目的的周易大受挫折,索性直接把這門技術當成了自己的玩具。一噸多的重量,對於周易來說不算趁手,但是勉強能用。

雖然因為要進行納米壓縮的原因重量上要打點折扣,但是也差不了多少。阿爾法納米金屬的製造完全可以依靠美杜莎自己全機械製造,周易隻要說出自己的需求,然後就可以等待美杜莎那邊完工了。

而一柄合格的長槍,並非隻有槍頭和槍杆兩部分,還需要一個槍篡,也就是一般大槍底部的類似槍矛一樣的東西。嚴格來說,周易做出來的東西已經不算是長槍了,而更像是矛槊一樣的東西。

長槍這個東西出現大約是在宋代,鼎盛於明代。這是一種順應時代的產物。

由於宋明之後,漢人國度於塞北河套等地屢屢失利於胡人,使得漢人於馬匹、食物等方麵都不如漢唐多矣。而漢唐時,所用的乃是大槍長矛,丈二長槊。講究的是矛頭如劍,可破重甲,量大份沉,長及丈許。隻有這樣才能於馬戰上有萬夫之勇。

因為重量夠了,一棍子下去才能擦著就傷,磕著就亡。而長度夠了,才能在馬上隔著老遠戳到人。那個時候的大槍矛槊,都是千金不易的兵家利器,不僅僅是做工復雜,更因為是足夠稀有。

因為能用這種東西的,基本都是像演義裡羅士信、宇文成都這樣從小打磨身體的絕世猛將,一般人別說買不買得到,就是買得到會不會用也是一回事。

而到了宋明,漢人變得孱弱,文尊武卑的世俗所見再加上戰馬的稀少,長槍應運而生。和矛槊相比,長槍短而輕,槍頭脊高刃薄,槍杆講究下粗上細,韌性十足。更適用於步戰,而且最關鍵的一點,造價比矛槊之類的便宜多了。

所以逐漸的,槍這種兵器就取代了長矛大槊的地位。

而對於周易來說,無論是槍還是槊其實分別不大,但是相比實用性來說,他更欣賞槊。槊是長柄武器中真正的貴族,雖然要求苛刻,但是卻正合他意。做工不是問題,他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和金屬原料。力量上更不說,以他的力量和技藝,使用長槊還真不是問題。

至於長度上,長槊是馬戰神兵,所以長達丈八的不在少數,但是周易又不用騎馬,自己都會飛了,還要馬乾什麼。但是說到底,周易做出來的還是槍,頂多是仿槊的丈二長槍。因為製槊的技藝已經幾乎失傳了,他隻能根據古籍來用槍仿製。到底算不算,他也說不清楚。

不過,爭論這點其實沒啥意義,頂多是冠名權不一樣罷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真的很想墮落啊 帝國再起 這個大師實在太低調了 扶貧高手 漢末文梟 我在諸天為祖國事業添磚加瓦 環球封神 我有一盞不省油的燈 神豪從垂釣開始 從廢土開始瘋狂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