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逆臣(二十六)(2 / 2)

加入書籤

世人多知道陳凱與粵西文官集團不和,也有一些人知道陳凱和郭之奇之間似乎是達成了某種合作,但是切實知道到底是為什麼能讓他們二人化敵為友的,卻隻有寥寥數人而已。錢謙益和張煌言自是不在其中,但他們也沒有那份八卦的心思。

向郭之奇道謝過後,陳凱便轉向了錢謙益,隨即便是拱手一禮:「牧翁,多年不見,更顯精神矍鑠啊。」

「倒是竟成,一晃眼都七年了,仍舊是那份朝氣蓬勃,老夫著實羨慕啊。」

陳凱與錢謙益道的是多年前的舊事,又敘了一番離別後的舊事,把臂暢談,甚至在馬車上都沒有停下來。倒是與張煌言,說來陳凱與幾社中人大多關係不錯,唯獨是與張煌言始終沒有什麼交集,便隻是簡單的行了禮,便不復多言。

「關於戰時內閣,竟成想必已有成算。」

「牧翁,此事下官倒是仔細想過很久,很多事情其實都是有成法可循的,但卻仍有四個問題有待解決。」

「哦?哪四個?」錢謙益出言問及,郭之奇和張煌言亦是將好奇的目光投諸在了陳凱的身上。

對此,陳凱能夠將他們請來,自然也不會藏著掖著:「其一,是閣臣的選擇,下官隻是擬定了一個原則,那便是能夠代表各路王師,但具體的人選卻還要各位大賢一並參詳。」

欲要成事,首在用人,這個道理在座的眾人都是明白的。聞聽陳凱此言,他們亦是紛紛點頭:「那其二呢?」

「其二,晉王殿下許諾將會在戰時內閣成立之日移交黃鉞。可批紅權內閣未曾有代持的先例,如何行使這項權利,於國事而言亦是至關重要的大事。」

陳凱在寫給鄭成功、寫給郭之奇和文安之的信中都強調過這項權利,沒有這項權利戰時內閣做出的一切決斷便不合舊有法度,甚至連從權的基礎也無。但是如何行使權力卻又是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能讓主要的這些家抗清勢力滿意的話,那麼戰時內閣的權威就要大打折扣。

這確實是值得深思的事情,不過,現在隻有他們四個人,文安之尚在漢陽前線督戰,戰時內閣籌備會議也還沒有正式開場,陳凱提前透風也不過是給了他們一個提前思考的時間罷了。

「其三,便是封駁權……」

與沒有內閣副署的聖旨便是亂命偽旨同理,沒有經過給事中審核的聖旨也同樣是不和法度的。現在的問題在於,永歷棄國,原本朝中的那些給事中脫離朝廷的脫離朝廷、隨駕入緬的隨駕入緬,戰時內閣根本就無人可用,他們要做的便是找到合適的人選,這同樣是一個人事問題。

「至於第四嘛。」言及此處,陳凱頓了頓,才繼續言道:「其四在於用兵。」

「用兵?」戰時內閣籌備會議與用兵有什麼關係,此言即出,這三人無不是一愣,但也幾乎就是轉瞬的功夫,他們就明白了陳凱的深意:「竟成的意思是孝陵上疏的事情?」

「正是。」

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顯然,彼此對於其中的關竅亦是心知肚明。戰時內閣會得到假黃鉞的晉王的批準,但假黃鉞的權力是永歷賜予給李定國的,理論上是可以收回的,哪怕永歷身在緬甸,隻需要一紙詔書便可以將他們的行為判定為非法。畢竟,大明真正的皇帝、內閣和六科給事中現在都在緬甸,他們的戰時內閣隻是臣子自發發起的而已,雙方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壓根兒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但是,隻要能夠在孝陵完成形式上的上疏,他們就有了正統性和合法性的加持,永歷再大也大不過明太祖朱元章。就算未來有一天永歷下旨判定他們的行為非法,他們也一樣可以用諸如我們上奏過了太祖高皇帝為理由將之駁回。如果永歷再蠻不講理下去,那麼內閣就完全有理由認為永歷存在數典忘祖的可能,其皇位甚至都有可能因此受到威脅,永歷也就隻能捏著鼻子認下戰時內閣的存在。

這便是鄭成功在這件事情上最為聰明的地方,比之出生在一個沒有皇帝的國度的陳凱,他更清楚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人而言什麼東西才是最符合傳統的。隻要有了這些加持,短時間內也就用不著害怕什麼皇帝不皇帝的了。

「當然,戰時內閣的正式成立典禮是要在孝陵上疏過後才能舉行的,而籌備會議則是要解決掉湖廣的頑敵,總不好是西岸的漢陽還在打仗、咱們卻在東岸的武昌開會吧。」

「那就要看竟成的能耐了。」

聞言,陳凱笑道:「不,是在於大勢所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這個大師實在太低調了 扶貧高手 漢末文梟 我在諸天為祖國事業添磚加瓦 環球封神 我有一盞不省油的燈 神豪從垂釣開始 從廢土開始瘋狂進化 請讓我低調修仙 惡靈寶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