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來了《我真沒想躺贏啊》(1 / 2)

加入書籤

西北。

年前為籌西北賞功銀,大順監國陸文宗命西北數省各自籌銀。

諭令頒下後,陝西巡撫張國柱、甘肅巡撫汪兆齡、寧夏巡撫趙忠義、青海巡撫辛思忠便竭力籌措此賞功銀,然西北地方貧瘠,百姓無有積蓄,行營又嚴禁攤派百姓,不得已四位封疆便將目光統一放在了境內鄉紳頭上。

臘月後,陝西巡撫張國柱第一個動手,「布州縣官吏,毒掠縉紳」,為了獲得更多縉紳藏銀,張國柱命人張榜公示,鼓勵百姓密告大戶富戶藏銀,所得者十分之一賞告發者。

又命組建清鄉隊,每縣一百至兩百人,對凡土地過千畝,或產業店鋪過三家者定下捐輸比例,或五抽一,或四抽一。若有不交者,清鄉隊即抄沒其家。敢於抗拒者,則調大兵捕殺之。

深知監國心念貧民,張國柱又命清鄉隊成員多以貧民、無地佃農為主,此舉令得貧苦農民除參軍之外,又得一條為大順「體製」之路,不僅極大鞏固加強了大順於地方的統治,也極大打擊了陝西境內的土豪鄉紳。

在順軍平定西北的強大聲勢下,土豪鄉紳不敢反抗,其家族勢力被大大削弱,難以再同前明時一樣左右地方,形成地方一霸。

甘肅巡撫汪兆齡參加大西軍之前雖是舉人士紳階級,然深惡此階級害民殘民,因而在四川時便曾勸張獻忠殺盡地主士紳,歸降大順後,此念依舊不改。

汪於固原召集官員公議,會上公然稱「縉紳皆無道之人,不可同情」,隨後便令前降清士紳以官職大小定輸銀多寡,多者六七成,少者二三成。有曾造成順軍(西軍)傷亡的降清士紳,更是派兵直接抄殺其家,家產皆沒入府庫。

為了更好更快更方便的完成監國所定任務,又為徹底清除士紳土豪於鄉野勢力,汪兆齡更是私設甘肅催收司,以原西軍降卒四千餘人為催軍,分遣各地。

催軍一至,立時從地方手中拿取名單,以拷掠方式拿來名單中人,迫其出餉。

汪所定拷掠者以萬歷四十年後鄉紳科目為斷,即萬歷四十年後有功名在身者,全省計270餘家。

催軍更有若乾刑具,除基本夾桚外,又有鐵梨花、呂公絛、紅繡鞋等物。

諸般手段輪番上陣,使被拷掠者叫苦不已,紛紛捐輸交餉。

固原有大戶兩三家不肯交餉,串連謀反,舉鄉兵兩三千人合計縣城。知縣周某率人堅守,命往省城求援。

汪兆齡急請駐甘肅的第十一軍艾能奇出兵進剿,斬殺作亂鄉兵千餘,誅殺為首者上百。

汪兆齡深恨大戶不為國家出力,反而聚眾作亂,密令催軍將第十一軍俘虜的上千人盡行撲殺,慘不可言。

此事被原西營禮部尚書、現任大順西北巡閱使的吳繼善得知後,因其原就與汪兆齡不合,反對其對地主階級大殺特殺的政策,因此上書行營揭發汪兆齡亂殺無辜事。

彈章送至,監國陸文宗閱後,提筆批:「知道了。」

又命頒口諭於汪兆齡,謂:「歷來西北之亂多為地方勢大者,此類人等若能嚴守華夷大防,忠於民族,當行招撫器重,委以官職,使之參與我大順國事。反之,當嚴行打擊,能殺頭者不使其牢獄,能牢獄者不使其在家。」

「自古治國,首治豪強,監國聖明。」

得到監國明示後,汪兆齡立時變本加厲於甘肅推行一些官員眼中的激進之舉,雖死者甚多,然地方卻是秩序清明,民生恢復極快。

寧夏巡撫趙忠義同青海巡撫辛思者都是帶兵之人,不僅有地方治理之權,更有統兵提調之權,奉諭籌銀後,趙忠義即命兵丁逼索鄉紳,名曰「納餉」。又命將不肯納餉的鄉紳解入大獄,毀其坊匾,燒其田契,分其屋產,「凡無地者分地之後,皆免三年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網遊之重生劍神 封神之萬仙陣 美漫之克蘇魯 神靈熱線 漫威的神王 無限之外掛封神榜 我有破案聊天群 劍鎮虛空 花都無敵高手 女神的貼身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