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馮營長(1 / 2)

加入書籤

林淮唐挑著眉,甘拜下風:「任公……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

他想起了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那一位先生,曾對陳獨秀和胡適做過的評價——

「如果將韜略比做武器倉庫的話,陳獨秀的風格是倉庫門大開,裡麵放著幾隻槍幾把刀,讓別人看得清清楚楚,外麵則豎一麵大旗,旗上寫著:『內皆武器,來者小心!』胡適的做法,是庫門緊關,門上貼一張小紙條,說『內無武器,請勿疑慮!』」

這樣比喻,梁啟超倒和胡適是一類人。

要不是當年老佛爺順帶把光緒一起帶走,梁啟超還真可能借著光緒這個「聖君」,擱中國再搞他那「立憲開化的聖君」製度幾年。

短短幾句話裡,林淮唐和梁啟超機鋒不斷,隻是使一旁共和黨的代表孫武完全不明就裡,還在夢裡霧裡繞著。

孫武名叫孫武,但和孫文孫中山可沒有半點關係。隻是當年他在湖北剛開始搞革命的時候,想著借用孫中山的名頭,所以改名叫孫武,還模仿孫中山逸仙的字號,也起了個高仿版遙仙的字,就是要假冒孫中山弟弟的名頭以資號召。

武昌起義以後,黎元洪受革命之賜,由前清協統一躍而為民國副總統、鄂軍都督領參謀總長,但他與湖北的革命黨人並無感情,隨著個人地位的鞏固,雙方合作迅速走向破裂。

黎元洪打擊湖北革命黨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拉攏孫武,從內部分化瓦解文學社和共進會。

同盟會的湖北支部就是武昌首義時的文學社改組而來,今年上半年所謂同盟會謀亂的謠傳,在武昌內外不脛而走。黎元洪就借孫武之口,指責同盟派王憲章、楊玉如等人因為在湖北都督府內沒能謀得重要職務,所以準備發動二次革命,推倒鄂軍政府。

當時同盟會派自辯這是誣陷,但最終也難逃黎元洪的製裁,一場祝製六案,國民黨既不敢武裝抵抗黎元洪的抓捕,又不敢支持祝製六,甚至連承認祝製六是國民黨黨員都不敢,完全落入下風,湖北革命勢力遭到沉重打擊,孫武則靠著這次行動,在鄂軍政府內平步青雲,成為了黎元洪的心腹親信。

孫武政治頭腦簡單,年紀輕輕暴得大權,也有眼高於頂的毛病。

他並不太看得上林淮唐,之所以親來天津相迎,也不過是因為黎元洪的任務罷了。

從他自己來說,還是認為擁袁比親林,更值得考慮。

隻可惜如今袁世凱去親宋了,也就輪不到共和黨考慮擁袁還是倒袁的問題。

共和黨現在選擇倒袁,意思也很明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的時候,黎元洪就被選為了副總統,這以後孫中山雖然將臨時大總統之位讓予袁世凱,可是副總統的頭銜依舊留在黎元洪手中。

按臨時約法,總統若被參議院彈劾罷免,則由副總統代行職權,直到這一屆總統任期結束,再另行選舉新一任大總統。

所以隻要社會黨能夠參倒袁世凱,黎元洪就將是總統寶座的不二人選。

黎元洪綽號泥菩薩,此前麵對袁世凱的時候也是卑躬屈膝,盡顯小媳婦心態。如今袁世凱一有風波動搖,他卻第一時間聯係社會黨,看來泥菩薩也有幾分野心。

天下之大,誰無野心呢?

「任公,孫武先生,我是初到北方,還要請二位幫襯、幫襯。」

孫武臉上滿是不以為然:「林先生,黎都督托我帶話,共和黨在參議院問題上會支持你們。大家都受國民黨的迫害排擠,也都有一顆熱忱的救國之心,希望合作順利。」

林淮唐心想鬼才和你們是「大家」啊,但表麵功夫總要做到,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梁啟超就比孫武氣度好得多:「君漢是福建人,到津門來,正好可以到天後宮那邊下榻。天津城最早起源於直沽寨,至今也有八百多年了。直沽寨顧名思義,即與海、漕相關,當年蒙元開通了大運河至北京一段,為庇佑漕運,也將你們福建人祭祀信仰的媽祖帶來天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馬林的鋼鐵時代 火熱的年代 舊日劍主 蜘蛛巢城的魔人 遍地勇者的格林姆迦爾 新時空1620 你的帝國 法蘭西不缺皇帝 大唐鍵俠 時空過客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