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殊途同歸(2 / 2)

加入書籤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之中,隻有經歷過許多風浪之後,才會明白。人與人之間,多一分真誠,少一分算計的難能可貴。

看了前麵的修練方法,和氣血流動圖,蕭南對後續內容更好奇了。

秦霜所寫的心得,自己似曾相識。

前世曾經練習過。

比起在元江一中老師講過的東西,本子上麵寫得更詳盡細致,更加深入。

說白了,就是把從沒學過的知識也寫上去了。

高中授課較為淺顯,老師教課之時,從來不會講解一些超前的課程,一切隻為了應考。

因此,他們隻是講一個基礎……

基礎十三劍,神意鍛體法、明月觀想法等等。

對這些內容那是反反復復的強調,不厭其煩。

至於那些已經學懂練會的學生,想要更進一步的知識怎麼辦,你上大學再說吧。

這樣一來,家裡父母身為武者,有著完整知識傳承的學生,就占大便宜了。

也不排除有些老師愛才心切,對優秀生進行量才施教。

這種情況很少,至少輪不到蕭南這種差生的。

畢竟,一個班七八十個學生,如果每一個都詳細指導,手把手的教授。

就算再負責的老師,也會感覺筋疲力盡的。

但這本筆記上麵不同,在武道技巧上麵,專門為蕭南這個身體設計了一條突破之路。

不但有著氣血凝聚,合力一擊這種應考必須的技能,還列出了後續提升方案。

如何運勁爆發,保持每一招每一式至剛至猛。

再到如何蘊力暗藏,後打三寸,延伸勁道,都有著注釋。

從技巧的「聚力」層次,到後續的「剛柔」轉化。

看到這裡,蕭南眼神一亮。

種種練習和攻擊方法,豈不正與前世自己習練的傳統武術境界遙相呼應麼?

或許,稱為境界劃分,並不怎麼適合。隻能說是用勁技巧,力量掌握的層次……

在那個世界,人與人之間的身體本質是沒有太多區別的。

身為練武人士,於青年時代就能走到巔峰。

隨著年齡增大,氣血隻會慢慢的衰朽……

臨到老了老了,揮不動拳、舞不動棍的時候。麵對別人挑戰上門,還需要培養一兩個得力弟子來擋災。

這是一種悲哀。

當然也不是絕對,有些老武師,力量玩得出神入化,用力技巧高到一定層次。其實並不需要與年青武者拚體力,拚身體的。

一招兩招就可製敵殺敵。

他們憑借的是什麼?

藍皮封麵筆記本上,其實已經說得很清楚。

所謂的氣血聚力一擊,其實就是蕭南印象深刻的國術「整勁」。

化散為整,氣血歸一。

世界不同,理論不同,本質殊途而同歸。

聚力層次的後續,更有剛柔變化。

練到高深處,出手剛猛之時可碎金裂石;柔軟處可以擊石成粉,造成穿透殺傷。

這不正是「明勁」和「暗勁」的分別嗎?

隻不過,沒有強行劃分層級,而是高屋建瓴的統一歸納。

細細想來,國術武道中的「化勁」層次,在這個世界,也隻不過是剛柔大成,勁布全身的境界。

真練到心隨意動的境界,氣血可以運行到每一寸肌膚、毛孔。

此時就能感應到勁氣壓迫,隨時能轉剛為柔,化柔為剛。

這就是化勁了。

至於後麵的「輕重」、「方圓」運力層次,秦霜隻是提了一筆,連介紹詞都沒有。

想來應該是她沒有接觸過、練習過,所以說不清楚。

更大的可能,是不認為自己有必要了解那不可能達到的境界,不需要寫出來。

「單獨的一個運力技巧,也能玩出這麼多花樣來?」

看完之後,蕭南心裡癢癢的。就象看了一本爛尾小說一般,渾身不得勁。

妹紙不厚道啊……

對我最有用的,其實並非前麵的「聚力」和「剛柔」,而是「輕重」、「方圓」的練法和技巧。

可惜了。

蕭南有些唏噓……

兩個世界武道一脈相承,這倒是一個好消息。

至少前世那十年苦修,並不算是做了無用功,也不需要重新改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絕對虛構 逃生片場 天才藥王的幸福生活 魔法塔的星空 開天錄 上門為婿 戰末為王 一世楚皇 魔俠紀 惡夢設計師